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一文带您深度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
2024-01-12 09:01:53
作者:刘云芳
作者单位:柳州市工人医院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简称SLE)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在于体内免疫系统的异常激活,导致产生针对自身组织的抗体,引发多系统、多器官的炎症和损伤。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遗传、环境因素、内分泌和免疫失调都被认为是重要诱因。全球范围内,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患病率约为0.05%至0.1%,可影响各个年龄段的人群,其中以青年女性最为常见。接下来,本文将帮助您更好地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症状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症状多样且复杂,常见的症状包括但不限于:

1. 皮肤症状:皮肤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最常见的受累部位之一。约80%的患者会出现皮肤红斑,通常是脸颊或鼻梁的红斑,形状类似蝴蝶,因此被称为“蝴蝶斑”。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光过敏、脱发、口腔溃疡等症状。

2. 关节症状:约70%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会出现关节痛或关节炎,通常表现为关节红肿、热痛。这些症状可能会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前或发病后出现。

3. 全身症状: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可能会出现疲劳、发热、体重减轻等症状。这些症状通常在疾病活动期更为明显。

4. 肾脏损伤:约60%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会出现肾脏损伤,表现为蛋白尿、血尿、水肿和高血压。随着疾病的发展,肾脏功能可能会逐渐衰退。

5. 其他器官受累:除了上述症状外,患者还可能出现心包炎、心肌炎、肺炎等症状。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通常依赖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特异性抗体检测,有助于确诊系统性红斑狼疮。对于有肾脏问题的患者,肾脏活检可以帮助确诊是否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引起的肾脏损害;X光、超声和MRI等影像学检查,这些检查可以发现系统性红斑狼疮引起的关节、肺部、心脏等部位的病变;对于疑似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皮肤病变,病理学检查可以提供确诊依据。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

目前尚无根治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方法,但通过合理的治疗可以控制病情,治疗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药物治疗: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药物,这些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并严格监控副作用。

2.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患者应均衡饮食,增加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适度运动,保持健康的体重;规律作息,避免长时间熬夜;避免过度暴露在阳光下,尤其是在中午时分,外出时应涂抹防晒霜,佩戴帽子和太阳镜;某些化学物质,如染发剂、香水等可能诱发系统性红斑狼疮,应尽量避免接触。

3. 心理支持:患者应该控制情绪,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过大。

4. 其他治疗:如血浆置换、免疫吸附等特殊治疗方法,可在特定情况下用于清除体内异常抗体或炎症介质。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预防与日常护理

预防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尚无有效手段,但可以通过以下措施降低风险: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阳光暴晒和紫外线暴露;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使用刺激性的化妆品和护肤品,如出现皮疹、溃疡等皮肤问题,应及时就医;保持口腔卫生,定期口腔检查,如有口腔溃疡、感染等,应及时治疗;保持乐观的心态,减少压力和焦虑;定期进行体检和筛查;注意观察自身症状,如有疑虑及时就医。

对于已经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患者,应定期随访就诊,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日常护理,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服药,不要自行更改治疗方案。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有助于控制病情发展。在病情稳定期,可以进行适当的锻炼和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身体状况和生活质量。

结束语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复杂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通过科学合理的治疗和日常护理,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症状、诊断和治疗手段有助于患者及家属更好地应对这一疾病。同时,加强公众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认知和关注度,有助于提高社会对这一群体的理解和支持。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