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带您认识尿路结石
2024-01-19 15:24:24
作者:张波
作者单位:达州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

  尿路结石是泌尿系统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尿路结石的形成是由于体内的某些化学物质过多,超过肾脏的排泄限度,导致尿液中的晶体增多,在逐渐凝聚和沉淀过程中形成结石。目前尿路结石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体验感,因此本文将给大家科普有关尿路结石的小常识。

  一、尿路结石的形成原因

  1、遗传因素

  尿路结石具有遗传倾向,有亲属患有结石症的人更容易发生尿路结石,可能与骨代谢、尿钙排泄等相关因素有关。

  2、水分不足

  饮水不足,导致尿液浓缩,很容易形成结石和结晶。同时低尿量也可能会影响结石的排出,使结石逐渐积累变大,从而就会增加治疗难度。

  3、高草酸盐饮食

  草酸盐是一种能够促进钙结石形成的物质。常见的草酸盐有菠菜、茶叶、豆类以及枣类等,这些食物的长期摄入会增加草酸盐在尿中的浓度,进而加速钙盐等结石的形成。

  4、高盐饮食

  高盐饮食会增加体内尿钠的含量,由于尿钠与钙有关联,因此会增加尿液中钙的含量,患者就更加容易成为结石的高危人群。

  5、高蛋白饮食

  高蛋白饮食会是尿液酸性增强,产生过多的尿酸盐以及硫酸盐,增加尿液中钙盐的浓度,从而促进结石的形成。

  6、缺少维生素D

  维生素D的缺乏,可能会造成体内钙的吸收不足,而肌钙蛋白中的钙就会从骨骼中流失,增加了形成尿路结石的风险。

  7、血管凌乱和内分泌问题

  对于那些慢性疾病患者,例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可以引起尿钾尿钙代谢紊乱,最终产生荷尔蒙失调等因素也可能会造成尿路结石的形成。

  二、尿路结石的危害

  1、尿路梗阻

  尿路结石发生在输尿管、膀胱等部位时,可以引起尿路梗阻。梗阻会造成尿液排出受阻,进而引起腹痛、腰背痛、尿频、尿急以及排尿困难等症状。严重的尿梗阻可能会导致尿液逆流,引起肾功能受损,甚至引发肾功能衰竭。

  2、血尿

  尿路结石梗阻或移动时,会刺激或损伤尿路黏膜,导致血尿的出现。血尿能够表现为尿液中出现血丝、血块或是一些呈红色和棕色等异常颜色的尿液。严重的血尿可能伴随剧烈的腹痛,给患者带来痛苦与不适。

  3、再发和复发

  一旦出现尿路结石,患者易于再发或复发。结石可能在尿液中移动或生长,最终造成尿路阻塞再次发作。频繁的结石发作会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造成负担,降低生活质量。

  4、忧虑和焦虑

  尿路结石会给患者带来持续的痛苦和不适,不仅是身体上的负担,还可能会导致心理上的负担,导致患者可能会感觉到焦虑和担忧。

  三、如何预防尿路结石

  1、多饮水

  保证足量的水分摄入量是预防尿路结石的核心措施。饮水能够稀释尿液中的有害物质,促进尿液流动,降低结石形成的风险。建议每天饮水量至少是2-3升,并且要分散在整天。特别是在运动、高温环境以及发热时要增加饮水量。

  2、调整饮食

  较少高草酸盐食物的摄入,例如:菠菜、茶叶、豆类等富含草酸钙食物的摄入;限制钠盐摄入,高盐饮食会增加尿液中钠的含量,进而增加尿液中钙的排泄,因此应该尽量选择低盐食物,例如:新鲜水果、蔬菜等;适量控制蛋白质摄入,高蛋白饮食会使尿液酸性增强,增加尿盐酸和草盐酸等结石的风险,因此应该合理安排蛋白质的摄入量;增加膳食纤维和蔬菜的摄入,这有助于维护肠道健康。

  3、适量运动

  适量的体力活动有助于促进尿液的排出,降低结石形成的风险。坚持适量的运动,例如:散步、慢跑、游泳等,能够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减少结石的形成机会。

  4、规律排尿

  保持规律的排尿习惯有助于清除尿液中的有害物质,减少结石和结晶的形成。避免长时间憋尿,尽量每2-3小时排尿一次,保持正常的尿液流动。

  5、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尿液分析、超声检查可以及时了解身体状况,发现任何不正常的迹象。另外,及时治疗泌尿系统的感染和疾病是预防尿路结石的重要步骤。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