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脑血栓?什么是脑栓塞?
1.脑血栓
脑血栓是脑梗死最常见的类型,是脑动脉主干或皮质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增厚、管腔狭窄闭塞和血栓形成,引起脑局部血流减少或供血中断,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软化坏死出现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患者会出现偏侧肢体运动障碍、偏侧肢体感觉障碍、失语、构音障碍,甚至意识障碍,有的仅表现为共济失调、手笨拙或轻微的头晕、头痛等临床表现。
2.脑栓塞
脑栓塞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通常由于动脉内形成血栓或栓子堵塞,导致脑部供血不足而引起。血栓一般由血液中的血小板、纤维蛋白、胆固醇等组成,它们在血管内部形成并逐渐增大,最终堵塞了脑血管。脑栓塞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
二、脑血栓和脑栓塞有什么区别呢?
1.发病原因不同
脑血栓可能是由生活习惯因素、疾病因素、血液因素等多种原因引起。如缺乏运动、吸烟饮酒、喜爱吃炸鸡等油腻食物,这些不良生活习惯可能会导致患者肥胖,从而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容易形成血栓而诱发脑血栓;如果患者本身存在血管管壁病变等疾病,会使胆固醇沉积于内膜下层,引发血管壁脂肪透明变性,导致血栓逐渐增大,从而引起脑血栓;另外,血液成分的改变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增多症等,都可能导致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从而诱发脑血栓。
脑栓塞临床上常见的病因通常包括心源性栓子、非心源性栓子以及来源不明的栓子等。心源性栓子是脑栓塞的最常见原因,如风湿性心脏病、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心肌梗死、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等;非心源性栓子是由心脏以外来源的栓子造成脑栓塞较心源性要少得多,反常脑栓塞是体循环静脉内循行的栓子由于心隔缺损,可不经肺循环直接穿过卵圆孔或室间孔到达体循环的动脉内,而造成脑栓塞;来源不明的栓子是指有的脑栓塞虽经仔细检查也未能找到栓子来源。
2.症状不同
脑血栓可突然起病,也可缓慢进展加重,主要症状表现为一侧肢体无力、麻木,口舌歪斜、言语含糊不清或不理解他人讲话等,这些症状比较常见,一般人都能认识到,是发生了脑血栓。还有一些患者表现为头晕症状,可为天旋地转感,也可仅为头昏沉感,视物有双影,可出现吞咽困难或饮水呛咳,或行走时向一侧偏斜、撞及门框,或偏身疼痛,或肢体抖动等不典型表现,其实是一些特殊的部位发生了脑血栓,这种类型的血栓不典型,但是往往病情更容易变化,也应该注意。
脑栓塞的症状是多样化的,但常见的表现包括:头痛、眩晕、言语不清、肢体活动障碍等。此外,还可能出现视力障碍、记忆力障碍、失去平衡感等症状。
3.发病速度不同
脑血栓是一种非常严重的脑血管疾病,一般发病比较急,病情进展比较快,患者发病后多在两天左右才会达到高峰。发病后会对脑组织的损害比较大,通常在急性期内致死率是非常高的,病情如果较轻,治疗的及时平稳度过急性期一般很少导致死亡,但部分会留有后遗症。
脑栓塞的临床特征因其栓塞部位和范围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起病急骤是其主要特点,经常在活动中突然发病,症状在数秒或数分钟内迅速达到高峰,成为所有脑血管疾病中发病最迅速的一种。这种病症常无前兆,但部分患者可能在发病前数小时出现先兆性头痛,这种头痛多数位于患病同侧,且大多为轻度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