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带你了解脑血管病
2023-12-08 16:38:49
作者:方宝锋
作者单位:曲周县医院
脑血管病泛指脑部血管各种疾病,包括脑动脉粥样硬化、脑出血、脑血栓形成、颅内血管狭窄或闭塞、脑动脉炎、脑动脉损伤、脑动脉瘤、颅内血管畸形、脑动静脉瘘等。其共同的特点是引起脑组织的缺血或出血性意外,严重的可导致患者死亡。临床上,常见的脑血管病主要表现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和出血性脑血管病。不管是脑出血还是缺血性脑血管病,都是临床上常见的危急重症,它的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对人体的危害非常严重,常给家庭或者社会带来严重的负担。其他脑部疾病如脑动脉瘤、颅内动静脉畸形或者颅内动静脉瘘等也常常导致脑出血的发生。我们需要对脑血管病有一定的基础了解,才能有效地预防它的发生,或者在疾病发生的早期及时进行针对性的救治,从而改善最终预后水平,帮助患者正常生活。

一、脑血管病是怎样发病的

脑部的血液供应极其丰富,脑代谢极其旺盛。但是脑细胞几乎没有能源储备,需要血液循环不断地供应氧和葡萄糖,所以脑对缺血缺氧非常敏感。通过临床的一系列研究发现,一旦脑缺血5分钟以上,脑细胞就会发生不可逆性死亡。脑部的血液主要是由两大系统来供应的——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基底动脉系统。两大系统之间由Willis环相连接,使得两大系统前后左右相互交通,充分保证了脑部的血液供应。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动脉粥样硬化的出现,血管内皮受损,脂质斑块在血管壁内沉积,血管内管腔狭窄,影响到血流动力学,在情绪激动、劳累、用力、血压突然升高或降低等诱因的作用下就会发生脑血管的堵塞和破裂,从而导致脑血管病的发生。

二、引发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导致脑血管的发病因素众多,根据其在生活中是否可以人为预防和干预,我们可以分成以下两类:不可干预因素有:年龄、性别、地区、遗传等。可干预因素有:高血压病、糖尿病、血脂异常、心房颤动、颈动脉狭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吸烟、缺乏体育锻炼、肥胖与超重、睡眠呼吸暂停、饮酒、口服避孕药、药物滥用、绝经后激素治疗、血液高凝状态、抗凝药物治疗和情绪应激等。其中对血压、血脂的控制是预防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环节。

三、如何对脑血管病的发生提前预警

2021年,中国卒中学会正式发布了识别卒中早期症状的“BEFAST口诀”,前5个字母各代表一个早期症状,最后1个字母是提醒一旦发现卒中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尽快就医。这是对脑血管病发生的有效预测方法,我们将它详细列举:

“B”:Balance是指平衡,平衡或协调能力丧失,突然出现行走困难。

“E”:Eyes是指眼睛,突发的视物不清、视物重影等。

“F”:Face是指面部,面部不对称,口角歪斜。

“A”:Arms是指手臂,手臂突然无力感或麻木感,通常出现在身体一侧。

“S”:Speech是指语言,言语含糊不清、不能理解别人的语言。

“T”:Time是指时间,上述症状提示可能出现卒中,一定要牢牢记住,在发生时请勿等待症状自行消失,立即拨打120获得医疗救助。

四、脑血管病的后期康复

我们说到脑血管病由于对脑部血管造成的影响,其后期的康复是非常重要的额,特别是对救治成功的患者来说,康复干预的水平会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能力与质量。脑血管病后期出现的并发症众多,我们需要根据患者与症状的不同进行针对性的干预。在制定治疗目标和治疗计划前,对其进行较全面的评定(包括躯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认知功能等),找出患者存在的问题,并了解其生活环境、受教育程度、业余爱好、在家庭和社会中角色,之后采取治疗措施。常见治疗包括:物理治疗:如电刺激和运动疗法。作业治疗:结合患者的需要(包括日常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将经过选择的、有目的作业活动用于患者功能训练。言语治疗:主要是针对失语症的治疗,以提高患者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心理治疗:主要是通过言行,或结合其他特殊的手段(如音乐、生物反馈等)来纠正患者异常行为(如情绪障碍、不正确的认识活动)。吞咽治疗:吞咽困难是脑血管病患者的常见问题,伴吞咽困难的患者易出现并发症且死亡率较高,因此,需要充分重视吞咽功能的训练。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