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羊水过少?
羊水过少是指妊娠期间,羊水量低于300ml。羊水在最初是由母体血清通过胎盘向羊膜腔中透析进来的,随着胎儿的生长发育,在妊娠中期羊水主要是由胎儿的排泄物组成的。羊水能够保护胎儿,为胎儿提供营养,维持胎儿在子宫中的成长发育。羊水过少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由于羊水主要由胎儿的尿液组成,尿液通过胎儿的肾脏形成,如果胎儿的肾脏发育异常可能会导致无法产生足够的尿液,进而引起尿液过少。同时,如果胎盘功能不良,比如血流受限,就会导致胎盘无法产生羊水,也会造成羊水过少。除此之外,孕妇出现羊膜破裂导致羊水漏出,也会造成羊水过少。
羊水过少该怎么办?
当孕妇出现羊水过少时,应当根据胎儿的胎龄和胎儿的发育情况来选择适当的处理方法。如果经过检查发现胎儿畸形,一般为肾脏发育异常,则应当在必要时终止妊娠,以免对孕妇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如果经过检查发现胎儿不存在畸形,并且已经足月,这种情况下通常会直接对孕妇进行破膜引产。一些孕妇在破膜后由于羊水黏稠或胎粪污染等情况导致无法正常分娩,一般会紧急转为剖宫产;如果胎儿尚未足月且发育正常,此时发生了羊水过少,则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密切监护,必要时进行剖宫产,以免胎儿在母体内发生意外。
如何预防羊水过少?
1.健康生活方式
女性在孕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至关重要,特别是要注意休息,以及时补充体力。合理的休息有助于孕妇维持身心健康,并且能够有效地缓解孕期的不适感,比如疲劳、失眠和焦虑等。每天,孕妇应当保持7~9小时的充足睡眠,并且注意营造良好的卧室环境,每天保持通风,使用软枕头和乳胶床垫,从而为孕妇提供良好的睡眠环境。
2.合理饮食
女性在孕期的饮食应当确保营养均衡,应增加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摄入。日常饮食应合理搭配新鲜蔬菜、水果、谷物、瘦肉、鸡蛋等食物,以确保孕妇能够摄入充足的维生素C、维生素E、叶酸、铁和钙。同时,应当注意避免摄入过多的糖和脂肪。
3.大量饮水
有研究表明,大量饮水能够预防羊水过少的情况发生。孕妇每天应当至少饮用2000~3000ml水,具体应结合个体需要和气候条件变化来进行调整。在饮水时,应当采用小口饮水的方式,分多次少量饮水,每次饮水量不要过多,以便于身体将水分充分吸收。除此之外,孕妇还可以食用一些水分比较多的食物,比如新鲜蔬菜、水果,餐食中可以加一些汤。除此之外,孕妇要注意饮用水的水质,最好饮用经过过滤、杀菌的瓶装水,不要饮用自来水,以免感染细菌、寄生虫等。在日常生活中,孕妇要密切关注身体的信号,如果感到口渴、口干,或者发现尿液发黄,这些都是身体缺水的信号,应当及时补充饮水。
4.保持良好心情
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会对孕妇和胎儿产生不良的影响,但是女性在孕期受到雌激素的影响,很容易出现这些情绪问题。所以,孕妇要注意自我调节,孕期多到户外晒晒太阳,散散步,可以听一听舒缓的音乐。同时,可以与朋友、亲人多多交流、沟通,如果心情不好,可以找他们倾诉、纾解,从而调整情绪,以良好的心理状态度过整个孕期。
5.适当运动
孕妇在孕期保持适度的运动有助于孕妇和胎儿的身体健康,很多孕妇怀孕后就居家休息,实际上这是不正确的。孕妇在孕中晚期可以进行一些轻度的运动,比如散步、瑜伽、太极拳、游泳等,这些运动能够增强孕妇的身体素质,对于胎儿的成长发育也比较有利。运动时要注意控制好运动强度,要避免长时间的剧烈运动。
以上是孕期羊水过少的相关知识,你学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