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降糖药什么时间吃效果比较好
2023-12-15 09:48:17
作者:崔薇薇
作者单位:石家庄市荣军优抚医院

降糖药是指用来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其作用是调节血糖水平。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疾病,世界范围内患者数量庞大。控制血糖水平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非常重要,能够降低并发症的风险。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降糖药及其最佳用药时间。

1.口服降糖药

1.1 双胍类药物

比如二甲双胍,通常作为糖尿病的首选口服药物。它通过抑制肝葡萄糖生成,提高组织对葡萄糖的敏感性来降低血糖水平。建议在餐后30分钟口服,最大限度地利用餐后胰岛素分泌的机制。

1.2  α-糖苷酶抑制剂

如阿卡波糖,通过抑制肠道对复合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和吸收,减缓血糖上升的速度。通常建议用餐前即刻整片吞服或与前几口食物一起咀嚼服用。

1.3 胰岛素促泌剂

胰岛素促泌剂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磺脲类,这类药物主要是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第一代以甲苯磺丁脲和氯磺丙脲为代表;第二代主要有格列本脲、格列奇特、格列吡嗪、格列喹酮和格列美脲。它们的主要不良反应是低血糖,一般与剂量过大、饮食配合不妥、使用长效制剂或同时应用增强降糖作用的药物有关。通常在餐前30min服用。另一类是非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常用药物有瑞格列奈和那格列奈,在饭前15分钟服用或进餐前即服。

1.4 胰岛素增敏剂

如罗格列酮、吡格列酮等,该类药的药理作用为增加外周骨络肌、肝脏、脂肪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服药与进食无关。由于此类降糖药作用时间较长,每日仅需服药一次,早餐前空腹服药效果较好。

2.胰岛素类药物

2.1超短效胰岛素

超短效胰岛素起效快,持续时间短,主要是门冬胰岛素和赖脯胰岛素,一般五分钟起效,持续时间为3-5个小时,可餐前15分钟给药。超短效胰岛素使用时需注意进餐,以免出现低血糖。

2.2 短效胰岛素

代表药有诺和灵R、优泌林和甘舒霖R,皮下注射后15-30分钟左右起效,作用时间为2-4个小时,持续时间5-8小时。餐前30分钟左右给药。副作用包括易出现低血糖、体重增加,如果忘记注射不能在餐后进行补充注射。

2.3 中效胰岛素

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可用于控制空腹或餐后血糖。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可晚上给药,控制夜间高血糖。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适用于需要胰岛素维持血糖水平的糖尿病患者,以及早期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和妊娠糖尿病的治疗。

2.4 长效胰岛素

包括甘精胰岛素、德谷胰岛素、地特胰岛素等,可每晚注射,起效时间1.5小时,药效持续时间24小时左右。

3.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 RA)

利拉鲁肽是GLP-1受体激动剂。GLP-1 RA 是一类新型的降糖药物,通过模拟胰高血糖素样肽-1的作用来降低血糖水平。每日同一时间注射一次,无需根据进餐时间给药。

4.注意事项

4.1谨遵医嘱

不同的病情和个体差异可能需要不同的药物和剂量。服用降糖药前,一定要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根据医生的建议来选择药物种类和服用时间,不能自行决定,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4.2注意降糖药物的潜在风险

降糖药虽然可以有效地降低血糖,但也存在一些不良反应。患者应该了解药物的常见副作用,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监测和处理。此外,某些降糖药可能会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患者在使用降糖药的同时,应告知医生自己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

4.3不要随意停药或调整剂量

需按时、按量使用药物。降糖药物通常需要每天定时服用,以维持血糖的稳定。患者应该养成良好的服药习惯,不要忽略或延迟服药。降糖药的服用需要长期坚持,不能随意停药或调整剂量,以免引起不良反应或药物依赖。如果出现不适,应及时就医,适时调整治疗方案。

4.4注意饮食和运动

降糖药是控制血糖的辅助手段,患者还需要通过饮食调理和适量锻炼来控制血糖。患者应该遵循医生的营养建议,均衡饮食,避免过多摄入糖分和高能量食物。同时,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跑步、游泳等,有助于提高体内胰岛素敏感度,增强降糖药的效果。

4.5定期检查血糖

需要密切观察自己的血糖变化。使用降糖药物后,患者应该定期监测自己的血糖水平,以确保药物的效果。如果发现血糖未能达到目标范围,或者降糖药的效果逐渐减弱,应及时与医生进行沟通,可能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结语:降糖药的最佳用药时间应该根据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代谢特点来确定。需要强调的是,用药时间只是降糖治疗的一个方面,还需结合医生的指导和个体情况来制定更全面的治疗方案。如果您有糖尿病或正在服用降糖药,请务必遵循医生的建议,从而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