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出现这些信号,警惕更年期综合症!
2024-01-24 17:05:27
作者:王芳
作者单位:汉寿县妇幼保健院 妇科
对于女性而言,更年期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生理阶段,是从生育期向老年期过渡的正常生理过程。女性40多岁就开始进入更年期,身体会发生诸多变化,月经量也逐渐减少,此时出现的一系列生理和心理症状就是更年期综合症。那么,女性更年期具体会有哪些典型表现?如何缓解相关症状?一起来看看吧!

绝经过渡期和更年期(围绝经期)

绝经过渡期:指从出现绝经趋势直至最后一次月经的时期,可始于40岁,历时短至1~2年,长至10~20年,这个阶段卵巢功能逐渐衰退,月经不规则,常为无排卵性月经。

以往一直采用“更年期”一词来形容女性这一特殊生理变更时期。1994年WHO已提出废除“更年期”这一术语,推荐采用“围绝经期”一词,将其定义为从卵巢功能开始衰退直至绝经后1年的时期。

围绝经期:是指女性卵巢开始逐渐减少激素分泌,月经逐渐不规律的那个过渡期,通常开始于40~45岁左右,但它的开始和持续时间是因人而异的。更年期是大众对于绝经期女性的通俗称呼,是指女性卵巢功能从旺盛状态逐渐衰退,直到完全消失的一个过渡期,包括绝经和绝经前后的一段时间,通常发生在40~65岁之间。

更年期综合症的临床表现

1.月经紊乱:月经不调是更年期女性最显著的临床症状,多开始于40岁左右,主要特点是月经周期不规律,月经周期缩短,月经量减少,大约有10%的女性出现月经骤停的现象。

2.血管舒缩症状:更年期综合症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表现为面部、颈部及胸部突然发热,伴随出汗,严重时可能出现心慌表现。潮热多汗属于雌激素水平下降或波动的典型表现,有调查发现,更年期女性出现血管舒缩症发病率高,其中51~60岁的女性中,有63%的人出现潮热症状。

3.自主神经失调症状:主要表现为心悸、头痛、头晕、易疲劳等,部分更年期女性会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症状。研究表明,51~60岁的女性中,有26%的人出现心悸,67%的人失眠,56%的人容易发怒。

4.精神神经症状:更年期女性情绪波动较大,由激素波动引起神经系统功能不稳定症状,易出现焦虑、抑郁、烦躁等精神症状。

5.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心血管疾病是更年期女性健康的头号杀手。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不可逆性,一种是可逆性。年龄,性别,家族史等均是不可逆性因素;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葡萄糖代谢异常等均是可逆性因素。

6.骨质疏松症与骨折:由于雌激素对骨代谢具有调节作用,而更年期雌激素水平会降低,骨密度下降,骨折风险也会相应增加,更年期女性会出现骨关节疼痛、骨质疏松等症状,部分出现肩周炎、颈椎病等。

7.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女性常见病、多发病,由于更年期雌激素水平下降,盆底肌肉松弛,可能导致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等。

8.绝经泌尿生殖综合征:雌激素减少会使阴道和泌尿生殖道器官的功能发生退行性变化,主要包括阴道干涩、疼痛、尿道狭窄、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9.皮肤与关节衰老:更年期女性出现皮肤干燥松弛、弹性减退、皱纹、老年斑等萎缩及退化性改变。

10.胃肠不适:更年期女性可见恶心、咽部异物感、嗳气、胃胀不适、腹胀、腹泻、便秘等症状。

更年期综合征如何缓解?

1.健康的生活方式。(1)调整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类、优质蛋白质等摄入,减少油腻、高盐、高糖等食物摄入。同时,适当补充钙质和抗氧化剂,以维持骨骼和心血管健康。(2)保持良好的作息:遵守作息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确保充足的睡眠。在睡眠环境中保持安静、舒适,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3)增加社交活动: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与朋友交流、分享,增加幸福感。适当参加兴趣班,如书法、绘画等,培养兴趣爱好,缓解压力。

2.更年期激素治疗。对于症状严重的更年期女性,激素治疗是必不可少的。激素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更年期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在激素治疗过程中,需严格注意其适应症与禁忌症,也可选择天然雌激素替代品,如大豆、花生酱等,以降低副作用。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