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抑郁症患者的数量显著增加,如何应对和做好护理工作是社会大众重点关注的内容。抑郁症的核心症状表现为显著持久的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等,生活中通过积极的干预和引导能够显著提高治愈率,但由于大家对这一疾病的认识不足,导致接受正规治疗的患者较少,所以这一疾病的复发率高,且症状会持续加剧。为最大化降低抑郁症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我们要重视了解这一疾病,除却积极就医治疗外,还需要在生活中了解这一疾病的发病原因并进行针对性干预和管理,能够为抑郁症患者康复提供助益。
1、抑郁症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从临床角度分析可发现,抑郁症是一种复杂的精神疾病,其发生和发展涉及多种因素。以下因素可能会诱发抑郁症:
1.1生理因素
个体的遗传倾向可能在抑郁症的发生中起到一定作用。研究表明,某些基因变异可能与抑郁症的易感性相关。而且人体内的激素水平失衡也可能会诱发抑郁症,或者人体中枢神经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如大脑皮层中的促醒系统过于活跃或过于抑制,也可能会诱发抑郁症。
1.2心理因素
这一因素也是诱发抑郁症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心理创伤、童年的负面经历、缺乏社会支持、情绪压力长期得不到疏解等也可能诱发抑郁症,例如长期的应激事件或慢性压力可能导致自我否定和消极思维,从而增加抑郁症的风险。
1.3生活事件
一些重大生活事件,如失业、离婚、丧失亲人等可能导致人们感到无助、失望和绝望,从而引发抑郁症。
1.4药物和物质滥用
简单来说,抑郁症的发生与药物滥用和酗酒、接触毒品等有关,这些因素可能会加剧抑郁症的发病。
1.5社会支持缺乏
缺乏社会支持系统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可能增加抑郁症的风险,这是因为孤独和社交隔离可能使人更容易陷入绝望和孤独状态,抑郁症的发生风险也会因此显著提高。
2、应对抑郁症,这些方法需掌握
从临床角度出发可发现,若是在发现抑郁症后能够积极配合和及早治疗,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治愈率,反之生活中不能积极配合和应对方法不合理,则会加剧抑郁症的症状,对患者反而会产生不利影响。基于此,抑郁症患者需要积极应对,及时接受正规治疗并在生活中积极应对,以实现治愈率的提高。以下应对方法需要抑郁症患者注意掌握:
2.1正确认识抑郁症
为提高抑郁症的治愈效果,需要患者以及家人正确认识到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并不是所谓的个人意志力不坚定。而且抑郁症的诱发因素较多,其中之一即为生理因素,所以在生活中发现自身存在抑郁症相关症状时首先寻求专业帮助,及时到正规医院的精神或心理科就诊,发现具体原因并针对性干预,对提高治愈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2药物治疗
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药物治疗非常重要,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缓解抑郁症症状。常见药物有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包括百忧解、喜普妙等,或者也可以使用三环类抗抑郁药物,包括多塞平、阿米替林等,其中药物治疗能够帮助调整大脑中的化学物质,可以显著改善抑郁症状。
2.3心理治疗
心理和药物治疗是抑郁症患者主要的治疗方式,其中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分析和心理动力学等,能够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不合理的思维模式。在心理治疗的干预下能够通过心理疏导控制病情,并在心理支持使得患者能够自我开导,由此能够疏解患者内心的抑郁情况。此外,在生活中注意多与朋友、家人交流等,或者可以听柔和的音乐或者看正能量的电影,以实现不良情绪的引导,对缓解抑郁症的不适现象很有助益。
2.4调整生活方式
生活中要注意按时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并且可以积极参与有氧运动,包括跑步、游泳、跳高等,这是因为运动可以促进身体释放内啡肽和多巴胺,对改善低落情绪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即为抑郁症的应对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