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疗水平的日趋进步,造血干细胞移植已成为血液肿瘤、免疫系统疾病以及遗传性疾病的有效方法。1957年,美国唐纳尔·托马斯教授完成了第一例造血干细胞移植。自那时以后,造血干细胞移植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发展和扩大。每年治疗各种恶性和良性疾病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全球超过50000人。
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对患者不健康的骨髓细胞和免疫系统在接受短期的化疗或放疗后,将健康的造血干细胞经血管输注给病人体内,起到造血和免疫重建的功能。该方法可以通过利用移植物抗肿瘤效应来根除残留的癌细胞。造血干细胞移植需要多个步骤完成,包括造血干细胞收集,预处理治疗患者,然后输注造血干细胞以及随后产生新的造血和免疫系统。
造血干细胞移植有哪两种类型?
第一类是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指患者本人体内相对健康的造血干细胞,采集出来并冷冻保存,待患者接受大剂量化疗或放疗后再回输到自己体内,重新建立正常造血和免疫功能的过程。
第二类是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指应用他人的干细胞进行移植,包括兄弟、姐妹、父母,如果在亲属中没有匹配到合适供者,也可以用同胞供者,这就是人们说的合适供者。当然这样的供者可以是同胞也可以是无关的同胞。
造血干细胞来源于哪里?
骨髓、外周血或脐血。骨髓采集是最早的一种干细胞采集方法,一般要在无菌手术室进行全身麻醉或者硬膜外麻醉下,自其髂前和髂后上脊抽取骨髓,不过现在此方法已不常用。
外周血干细胞采集法,先从一侧手臂或足背抽取血液通过血细胞分离机过滤出干细胞。对于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者,采集的外周血干细胞需冷冻保存,待病人预处理结束后再复温输注。脐带血干细胞采集由特定的脐血库负责采集和保存。
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以治疗哪些疾病?
1.各类血液系统疾病,如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淋巴瘤、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2.遗传性血液病,如地中海贫血。
3.免疫系统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多发性硬化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4.消化系统疾病,如克罗恩病。
5.实体肿瘤,如肺癌、肾癌等。
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并发症有哪些?
造血干细胞移植并发症按照时间可分为3类:移植前并发症(从预处理开始到中性粒细胞恢复)、移植早期并发症(从中性粒细胞恢复到干细胞移植后100天)、移植后期并发症(移植100天及以后的时期)。移植前并发症主要是感染,与中性粒细胞减少有关,包括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细菌、单纯疱疹病毒、念珠菌病和侵袭性曲霉菌等。
移植早期,患者仍有感染的风险。尽管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已经恢复,但细胞和体液免疫仍然受损,并且存在机会感染的风险。移植后期,可能会出现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它的表现多种多样,可以影响一个或多个器官。皮肤最常受 到影响,唾液腺和泪腺也可能受累,导致黏膜干燥(干燥综合征)。肺部受累可导致慢性阻塞性或限制性肺部疾病。此期胃肠道和肝脏也会受到影响,慢性活动性病变患者会出现频繁感染,生活质量降低。
造血干细胞移植作为治疗各种良性和恶性疾病的治疗方法,已经治愈了成千上万名患者。希望上述知识让更多病友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有更多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