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常见肺部 CT 影像,你能识别出几个?
2024-01-26 15:34:16
作者:王绍国  
作者单位:菏泽市郓城县李集镇中心卫生院

随着肺部CT在临床和体检中的普及与应用,使得肺部疾病的检出率大大提升。借助肺部CT影响,能够帮助医生进行一些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与鉴别,在临床疾病诊断与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那么,关于肺部CT影像学检查结果,你都了解吗?

1、结节与肿块

结节和肿块一般在CT中表现为圆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的密度增高影,直径≤20mm为结节,20mm以上为肿块,两者具有大小区别。单发者多见于肺癌、错构瘤、炎性假瘤;多发者常见于转移性肺癌、韦氏肉芽肿、寄生虫囊肿等。可从以下表现来观察:(1)密度,CT影像中一般可根据密度将结节分为实性结节、磨玻璃样密度结节及混合密度结节,病变早期密度较均匀,中晚期恶性病变或脓肿等炎性病变是,可呈低密度,出现不同程度的液化、坏死。(2)分叶征,指肿块的边缘呈凹凸不平的多个弧形,可分为深分叶和浅分叶,身份也在周围型肺癌诊断中具有较大意义,结核球、良性肿瘤等以浅分叶较为多见。(3)毛刺征,表现为肿块边缘向周围呈放射状分布的线状影,恶性病变一般为粗短毛刺,慢性炎性病变一般为长毛刺。(4)空泡征,病灶内1~3mm大小的点状透亮影,常见于直径3cm以下的早期肺癌。(5)胸膜凹陷征,可见肿块与邻近胸壁间三角形或喇叭口状影,尖端指向病灶内。多见于肺部肿瘤或炎性病变。(6)周围卫星病灶,当周围出现多发结节时,多为恶性肿瘤且发生转移

2、空洞与空腔

空洞是因肺内病变组织坏死、液化后,经引流支气管排出形成,常见于肺癌、肺结核、肺脓肿等疾病。根据空洞壁厚度,可将其分为虫蚀样无壁空洞、薄壁以及厚壁空洞。虫蚀样无壁空洞为大片坏死组织内的空洞,面积小、多发,且边缘为不规则虫蚀状,常见于干酪性肺炎。薄壁空洞,厚度≤3mm,由肉芽、纤维、干酪样组织构成洞壁,厚度均匀,多见于结核性空洞。厚壁空洞,厚度>3mm,边界不清楚,内壁或凹凸不平,或光滑齐整,常见于肺脓肿、肺结核、周围型肺癌。

空腔是指肺内生理腔隙病理性扩大,常见于先天性肺囊肿、肺大泡、支气管扩张。空腔壁一般较薄,均匀,周围无实质性病变,且内部无液体。

3、增殖与纤维化

增殖常见于慢性炎症形成的干酪样、肉芽肿病灶,使血管内皮细胞、纤维母细胞和组织细胞增生。

纤维化为病灶中细胞成分变为纤维组织,分为局限性纤维化和弥漫性纤维化两种。局限性纤维化常见于慢性炎症,以及结核修复期、愈合期。弥漫性纤维化常见于弥漫性间质性病变。

4、渗出与实变

渗出性病变多见于单发或多发斑片状、云絮状磨玻璃样稍高密度影,密度不均、大小不等,且边缘较为模糊。随着病灶进展,发展到实变期后,密度增加,且变得均匀。实变是指肥胖、细支气管内气体被渗出物或病理组织替代,常见于肺出血、肺水肿、炎症、浸润性肺结核等,炎性渗出最为常见。

肺部CT在肺部疾病诊断中发挥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其影响表现多样且复杂,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症状、病理检查结果等,进行自行的鉴别。因此,当我们体检检查出肺部病变时,应咨询专业医生,以获得专业的判断与建议。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