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磁共振功能成像:脑梗死的“智慧侦探”
2024-02-20 17:38:21
作者:蒋晓兰
作者单位: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放射科

我们身体里很多潜在性疾病都需要通过影像学技术来进行检查确诊,以及明确病灶具体的形态和存在的位置,而医院内的影像科就承担着这样的重任。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影像科在疾病早期的发现、诊断中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而磁共振检查(即MRI检查)就是其中最常见的检查手段之一,它通过外加强磁场对人体组织进行成像,是临床医生的“透视眼”,可以灵敏地发现体内疾病。目前,磁共振成像技术在临床上应用得非常广泛,是临床疾病诊疗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检查手段。当怀疑脑梗死时,医生通常会要求去做一个磁共振功能成像,为什么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什么是脑梗死?

脑梗死是由于患者脑部血液循环功能发生障碍,脑部产生了缺血、缺氧等症状,导致患者脑组织出现局限性缺血坏死,而这种疾病在临床脑血管疾病中比较常见,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阶段,但在55岁以上年龄阶段人群中比较多见,发生脑梗死的主要病是因为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等,如果没有及时得到治疗,病情较轻者会发生头痛呕吐等症状,严重时病情可进展为脑死亡或者是瘫痪,发病率以及致死率较高。

脑梗死的危害

(1)言语功能:在患有脑梗死期间,大多数患者在与其他人进行沟通时,通常都会出现词不达意、说话不清楚以及不顺畅等情况发生。

(2)行动能力:大多数患者在患上脑梗以后,身体一侧或者是全身都有可能会出现活动障碍,行动能力会受到比较大影响,病情比较严重的话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瘫痪,直至全身不能活动,只能长期卧床,生活无法自理。除了会影响到行动能力,还会影响到患者的吞咽功能,比如在喝水时很容易呛到,吞咽比较困难。

(3)记忆能力:脑梗死还会损伤到患者的记忆能力,导致患者记忆力下降,引起痴呆,甚至大小便失禁,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

什么是磁共振功能成像

磁共振功能成像是一类无创的神经功能活动测量的成像技术,主要包括弥散成像、灌注成像、皮层激发功能定位成像、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等等。本文主要讨论弥散加权成像即DWI序列成像。

我们都知道MRI成像是通过对处于静磁场中的患者施加某种特定频率的射频脉冲,使患者身体中的氢质子受到刺激后,从而发生磁共振的现象。当脉冲停止后,氢质子在弛豫过程中产生MR信号。通过对MR信号的接收、空间编码和图像重建等处理过程,即产生MR信号,然后经过电子计算机处理获得图像。同时核磁共振也是临床上一种可以多方位、多种参数、视野宽阔以及对患者人体不会产生辐射的影像学检查技术,在检查过程中不会出现死角部位,有着较高的对比度以及空间分辨率,主要用于人体内各种部位发生代谢性病变、血管性病变、感染性病变、肿瘤性病变、先天畸形以及其他创伤等,可以为临床对疾病的诊断提供更加具有科学性且图像清晰的诊断依据。而DWI检查属于磁共振成像技术之一,它具有成像速度快、无创等特点。被广泛运用于全身各器官的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特别是在脑梗死的早期诊断中有明显优势。

不同脑梗阶段,其影像表现大不相同

超急性期脑梗

指的患者脑梗发生后的6小时以内,大体病理结果没有明显改变的情况下,常规序列MRI表现可能为阴性,MRI弥散加权成像的敏感性高,可以将患者脑部病灶早期检测出来,其病变区域表现弥散受限,DWI显著高信号,ADC低信号。

急性期脑梗

是指患者脑梗发生后的6-72小时,并且在24-48小时以内达到高峰,MRI上梗死区域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DW1为高信号,此时脑沟受压变窄,脑室受到压迫,往往会产生一定的变形、移位等情况,中线结构向对侧移位。

亚急性期脑梗

是指患者脑梗发病后3-10天,脑部的坏死组织开始吸收,开始修复过程,梗死的范围从周边向中心发展,而这个时候的MRI影像表现与急性期高度比较相似,梗死区的DWI呈高信号或者低信号,占位效应显著,此时增强扫描能呈现出脑回状强化,显影逐步变淡。

慢性期脑梗

是指患者脑梗发病后的第11天开始进入慢性期阶段,可以持续数月或者是数年,脑梗所引起的脑组织有不可逆损伤,病变脑组织破坏逐步达到最终阶段,坏死的脑组织逐步液化,CT呈低密度,与脑脊液密度相似;MRI 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FLAIR呈低信号,周边胶质增生带呈高信号,DWI呈低信号。

由上所见磁共振脑功能成像在脑梗死各个阶段有着不同的影像学表现,及时评估脑损害程度,能对后续的治疗带来极大帮助。特别是超急性期脑梗死,CT和常规MRI影像无特异性的情况下,脑功能成像中的弥散加权成像能以绝对的优势将病变显示出来,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通过早期的积极治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