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是我们身体中最坚硬的器官,从我们的幼儿时期一直伴随着我们,对我们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幼儿时期萌生乳牙,乳牙在我们进入儿童期后会换牙成为恒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牙齿的主要作用是咀嚼食物,配合发声。牙齿的健康对于我们非常的重要,如果不注重牙齿健康就会使得出现牙周疾病等,最终破坏牙齿坚硬的外衣,使得我们疼痛难忍,在吃东西的时候非常的不方便。而牙齿的健康又联系着整个口腔问题,一旦我们生活中不注重口腔卫生,细菌就会在牙龈上就能进行繁殖,形成牙结石或牙菌斑,从而引发炎症,疼痛难忍。那么问题来了,如何保持我们口腔健康,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口腔疾病可能导致的后果有哪些?
1.牙齿脱落:长时间发生口腔疾病,例如牙龈炎、牙周炎等疾病,都会导致我们牙齿松动甚至脱落,影响正常咀嚼功能,同时牙齿美观也受其影响。
2.心脏病:口腔疾病的发生,很有可能导致心脏病的发生。口腔疾病的病原菌以及口腔产生的毒素可以直接侵入我们人体血液中,随着时间的进展,可能会产生与之有关的抗体以及凝集素,加重又或者是引起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冠心病等心脏病。而目前牙周炎已经被证明是冠心病急性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
3.呼吸系统疾病:口腔疾病可能导致吸入性肺炎等疾病。由于各种原因的引起,口腔疾病与吸入性肺炎密切相关,目前80%的肺炎都是由吸入口腔和咽部的细菌分泌物引起的。
4.营养不良和肠胃问题:如果咀嚼功能下降,就会导致部分食欲功能丧失,肠胃消化吸收减弱,造成身体营养不良
5.糖尿病:对于严重牙周炎并且属于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而言,其血糖控制效果不如没有牙周病的患者,可能影响糖尿病的病情。
6.脑血管疾病:牙周炎还可能引起缺血性中风、心肌梗死和冠心病等脑血管疾病。牙周炎作为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比吸烟更大。
如何保持口腔健康?
远离添加糖
在生活中,非游离糖对我们的身体危害比较小,也就是天然存在于新鲜水果中的果糖、蔬菜中的糖和奶类中的乳糖及谷薯类中的淀粉等。而游离糖对我们人体伤害比较大,也通常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存在纯果汁、蜂蜜和浓缩果汁等食物中的糖,就算是我们觉得它们属于“天然、健康”,但依旧属于游离糖。也就是说,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尽可能地少吃糖果、饼干、甜点、酸奶、话梅及蛋糕等甜食。
少喝碳酸饮料
我们经常喝的碳酸饮料、吃的柑橘类等酸性食物中,pH值含量比较低,而含糖量比较高,可直接将口腔中的pH值降低到牙釉质脱矿的临界pH值以下,对牙齿表面造成直接腐蚀、破坏,从而引起酸蚀症的发生。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尽可能地少喝碳酸饮料,并且在喝完的时候,条件允许的话,应该使用清水或者是茶水进行漱口,晚上睡觉之前刷牙,并且在刷牙之后不可以进食。
正确刷牙
1.按时刷牙:早晚刷一次牙是非常有必要的,吃完食物后可以用温开水漱口,减少牙齿表面的食物残渣,每三个月更换一次牙刷,尽量做到一人一杯子,刷牙时间不得少于3分钟,这里需要注意!不能因为偷懒就试图使用漱口水代替刷牙哦!
2.正确刷牙方式:使用巴氏刷牙法来进行刷牙,第一步在口腔内牙龈和牙齿的交界处做圆弧状反复进行刷洗;第二步竖起牙刷,用刷头清洁上下牙齿的内部,上侧牙齿刷洗时,刷头沿内部牙齿向下刷,下侧牙齿同步上牙步骤名单刷头需要沿着下侧牙齿向上刷;第三步倾斜牙刷45°角,向左侧以圆弧状清洁牙齿背面,右侧重复左侧步骤,来回刷洗10次;第四步保持牙刷垂直样,清洁上下牙齿咬合位置,最后由内向外的缓慢清洁舌苔表面,清除食物残渣及细菌,上述每一步骤需要坚持刷30秒,整个刷牙过程不得少于3分钟。
记牢基本口腔卫生知识,熟练掌握正确的刷牙习惯以及平时的饮食习惯,并且及时发现口腔内存在的龋病、牙齿发育异常等问题,尽早前往口腔诊所检查,做到早诊断、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