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如何应对老年高血压?
2024-01-26 10:17:54
作者:叶桂娥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荣誉军人康复医院

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我们会发现越来越多老人患有高血压。尽管这种病不会直接危及生命,但它时刻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今天,就带领大家了解老年高血压的基本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老年高血压。

什么是高血压?

高血压是由各种原因或因素引起的,导致体循环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异常升高的一种临床综合症。正常血压是收缩压<120mmHg和舒张压<80mmHg。我国成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规定,在未使用降压药的情况下,经过非同一日3次血压测量,如果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则被定义为高血压。

然而,学术界对于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存在一些分歧。截至2022年,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推荐的标准是,在未使用降压药的情况下,非同一日3次测量血压,若收缩压≥130mmHg和(或)舒张压≥80mmHg,则被判定为高血压。

老年高血压的危害

1.心血管疾病: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长期高血压会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肌肥厚、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

2.肾脏疾病:高血压会导致肾脏血管损伤,影响肾脏功能,甚至导致肾功能衰竭。

3.中风:高血压是中风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长期高血压会导致脑血管病变,增加中风的风险。

4.认知障碍:高血压会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影响认知功能,出现记忆力减退、思维迟钝等症状。

5.跌倒和骨折:老年高血压患者容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导致跌倒和骨折的风险增加。

老年高血压该如何稳压呢?

1.严格按医嘱用药。很多人认为高血压难以治疗,因此可能对药物治疗产生怀疑,有些甚至“破罐子破摔”,觉得药物无效。事实上,不规律或随意停药可能导致病情恶化。另一方面,一些患者可能存在随意更改药物剂量或不按时服药的情况,这些行为都会影响药物发挥最佳效果。因此,即使是在长期用药的情况下,也需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用药,以确保药物能够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应用降压药时,需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小剂量策略:针对高血压患者的初始治疗,通常应采用较小的有效剂量。随后,可以根据患者的血压水平逐步增加降压药物的剂量,以更好地调控血压。

(2)优先选择长效制剂:高血压患者应尽可能选择每天仅需一次给药但具有持续24小时降压效果的长效药物。这有助于有效控制晨峰血压和夜间血压,更有效地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若只能使用中、短效制剂的降压药,需每天分2~3次给药,以维持平稳的血压控制。

(3)联合用药策略:当低剂量单药治疗效果不佳时,可考虑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具有不同作用机制的降压药联合治疗。联合用药有助于增强降压效果,同时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对于2级以上高血压,通常需要联合用药才能达到目标血压。对于目标血压≥160/100mmHg或高于目标血压20/10mmHg或属于高危患者,可以考虑初始治疗采用小剂量两种药物的联合给药,或选择单片固定复方制剂。

2. 合理作息。建议早睡早起,适度午睡。卧眠要顺应阳气的收敛,早起有助于肺气的舒展,同时要注意避免过度的收敛。

3. 着衣适度。气温变化无常,注意随着气温增添衣物,在季节转换,气温交替时,穿着不宜过多。过多的衣物可能影响机体对气候转凉的适应能力,增加感冒的风险。

4. 健康饮食。在饮食上应注重清淡,控制每日的盐分摄入,建议食盐量控制在每天不超过6克。此外,要控制体重和总热量的摄入,适量摄入高纤维低脂食物。戒烟可以减少血管损伤,限酒可以避免酒精对血管的刺激,从而降低血压。

5. 适度运动。可以适当增加户外体育活动,例如公园漫步。研究表明,常规进行太极拳、八段锦等运动有助于稳定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

6.调节情绪。研究表明情绪对健康产生深远影响。那些通常心情开朗的人不仅身体状况良好,而且罕患疾病。相反,情绪较为沉闷的个体更容易出现各种健康问题。因此,患有高血压的人切勿灰心,应保持乐观心态接受治疗。只有这样,才能期待更加美好的明天。因此,要时刻关注并调整自己的情绪,确保心情积极向上。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