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输尿管结石的成因、症状与治疗方法
2024-01-26 10:21:48
作者:温启科
作者单位:灵山县第二人民医院

输尿管结石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产生严重影响。尽管输尿管结石在人群中的患病率较高,但是很多人对其成因、症状和治疗方式并不了解。因此,本文将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向读者介绍输尿管结石的相关知识,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和应对这种疾病。

输尿管结石的成因

1.饮食因素:摄入过多的高盐、高脂、高糖和高蛋白食物可能导致尿液中钙、草酸等物质的含量增加,从而形成结石。此外,长期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B6等营养物质也可能导致输尿管结石的形成。

2.生活习惯:缺乏运动、长时间卧床休息、过度疲劳等都可能导致输尿管结石的形成。此外,不注意个人卫生,如不及时更换内裤,也容易引发泌尿系统感染,进而形成输尿管结石。

3.疾病或药物:某些疾病如肾结石、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可能导致输尿管结石的形成。同时,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钙离子拮抗剂、利尿剂等也可能诱发输尿管结石。

4.其他个体差异因素:如性别、年龄、遗传等因素也可能影响输尿管结石的形成。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患上输尿管结石,中老年人的患病率也相对较高。此外,家族中有输尿管结石病史的人也更容易患上这种疾病。

输尿管结石的症状

1.疼痛和不适感:输尿管结石引起的疼痛通常位于腰部或腹部,有时也表现为睾丸或阴唇的疼痛。疼痛可能呈阵发性或持续性,严重时可能难以忍受。此外,患者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2.血尿:输尿管结石可能导致泌尿系统出血,从而引起血尿。患者可能发现自己的尿液呈红色或带有血块。

3.其他泌尿系统相关症状:输尿管结石可能导致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尿道梗阻,使尿液无法排出。

4.全身症状:输尿管结石可能导致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特别是在结石引起泌尿系统感染的情况下。

输尿管结石的诊断与检查

对于疑似患有输尿管结石的患者,医生通常会进行以下检查以明确诊断:

1.尿液检查:通过收集患者的尿液样本进行化验,可以检测尿液中的红细胞和白细胞数量,以判断是否存在泌尿系统感染。同时,通过测量尿液中的钙、草酸等物质的含量,有助于评估结石形成的危险性。

2.X光或CT扫描:X光或CT扫描是诊断输尿管结石的常用方法。X光可以发现结石的钙化影,而CT扫描可以更清晰地显示结石的形态和位置。同时,CT扫描还可以评估是否存在其他潜在的泌尿系统疾病。

3.其他可能的诊断方法:如超声波、MRI等也可以用于诊断输尿管结石。这些方法通常适用于特殊情况下或进一步评估病情。

输尿管结石的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对于较小的输尿管结石,可以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常见的药物有α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等,它们可以扩张输尿管平滑肌,缓解疼痛并促进结石排出。同时,还可以使用中成药或中药汤剂辅助排石。药物治疗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定期复查和调整用药方案。

2.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对于较大的输尿管结石或药物治疗无法排出的结石,可以考虑使用ESWL进行治疗。ESWL利用高能冲击波聚焦于结石部位,将其破碎成小颗粒以便排出体外。该方法具有非侵入性、恢复快等优点,但不适用于所有患者具体情况需咨询医生判断是否适合治疗。治疗后需进行复查以确认结石是否完全排出。

3.手术干预:对于一些特殊的输尿管结石,如鹿角形结石、多发性结石等,可能需要通过手术来移除结石。手术方法包括各种内镜下进行的微创手术、腹腔镜手术、开放性手术等,具体手术方式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由医生决定。手术后需注意休息和定期复查,以确保手术效果和恢复情况。

预防输尿管结石的措施

1.饮食调整:保持均衡的饮食,适量摄入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减少摄入高盐、高脂、高糖和高蛋白食物,增加水果、蔬菜和全谷物的摄入。

2.增加水分摄入: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有助于稀释尿液中的矿物质浓度,减少结石形成的风险。建议每天饮用至少2升水。

3.规律运动:适量的有氧运动可以促进身体代谢,有助于预防输尿管结石的形成。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