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谈谈面肌痉挛的治疗
2024-01-30 15:44:02
作者:詹珊珊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人民医院 康复医学科

面肌痉挛是一种因颅神经受到物理性刺激造成的被动性面部表情肌肉异常兴奋疾病,患者表现为一侧或双侧面部肌肉反复发作的阵发性、不自主的抽搐,多开始于眼部肌肉,表现为老百姓常说的“眼皮跳”,在陌生环境和陌生人交流时,情绪激动或紧张时症状会加重,严重时可出现睁眼困难、口角歪斜以及耳内抽动样杂音。好发于中老年,女性略多于男性,但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不少患者因为开始回避社交,时间长了还容易出现抑郁和焦虑情绪。

也许你会问“是不是眼皮跳就是面肌痉挛了?”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单纯眼周肌肉跳还存在着生理性肌肉抽动,这与过度劳累、情绪紧张等有关,可不用治疗,可通过调节情绪及睡眠完全好转。

面肌痉挛针对不同需求的患者,有不同的治疗方法。治疗方法包括药物、肉毒毒素注射以及外科手术。

1、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卡马西平 (得理多)、奥卡西平以及安定等。常用于发病初期、无法耐受手术或者拒绝手术者以及作为术后症状不能缓解者的辅助治疗。对于临床症状轻、药物疗效显著,并且无药物不良反应的病人可长期应用。药物治疗后可有肝肾功能损害、头晕、嗜睡、白细胞减少、共济失调、震颤等不良反应,如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即刻停药。特别是使用卡马西平治疗有发生剥脱性皮炎的风险,严重的可危及生命。

2、肉毒素局部注射治疗: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主要应用于不能耐受手术、拒绝手术、手术失败或术后复发、药物治疗无效或药物过敏的成年患者。采用上睑及下睑肌肉多点注射法,即上、下睑的内外侧或外眦部颞侧皮下眼轮匝肌共4或5点。如伴面部、口角抽动还需于面部中、下及颊部肌内注射3点。依病情需要,也可对眉部内、外或上唇或下颌部肌肉进行注射。每点起始量为2.5 U/0.1 ml。90%以上的病人对初次注射肉毒素有效,1次注射后痉挛症状完全缓解及明显改善的时间为1~8 个月,大多集中在3~4个月,而且随着病程延长及注射次数的增多,疗效逐渐减退。肉毒素注射的疗效都暂时的,维持疗效就需要定期反复注射,出现“肉毒素抵抗”,这不仅不能根治面肌痉挛,而且要消耗可观的医药费用。不良反应:面肌无力(口角下垂、闭目无力等)、流泪、眼睑下垂、局部水肿、视物模糊、干眼等。反复注射容易造成局部肌肉的萎缩明显,造成面部不对称从而影响面部美观。当出现疗效下降或严重不良反应时应慎用。

3、电生理监测下的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手术:此手术技术包括对术前患者的评估技术、麻醉技术、面神经显露技术、责任血管识别与减压技术、术中监测技术等,这些技术的规范应用与否直接影响了手术的效果。具体做法是:合适的麻醉可缩短手术显露时间,临床上采用耳后发际内直切口,术中在显微镜下观察桥小脑角区面听神经与周围血管的解剖关系,行松解与神经、血管的粘连,确认血管与面神经根部之间充分游离后插入合适大小的Teflon垫片,可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减压。手术中须对蛛网膜进行充分松解,避免牵拉脑神经。手术并发症包括:脑神经功能障碍,如小脑、脑干损伤,脑脊液漏,低颅内压综合征。其他并发症还有感染、伤口愈合不良、平衡障碍、切口疼痛、远隔部位血肿、椎动脉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部分病人术后出现眩晕,多在2周内缓解,少数病人可持续 1个月以上,但不影响活动。 近年来,随着手术病例的日益增多,人们发现此手术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术后无效、复发和并发症依旧是患者与医生面临的挑战。

饮食上应多食清淡的食物,尤其是要多吃新鲜的蔬菜,如芹菜、韭菜、芥菜等。补充各种维生素,多吃富含有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五谷粗粮,营养均衡能有效增强体质。避免烟酒、咖啡、浓茶,加强体育锻炼。规律生活,劳逸适度,保持充足睡眠,避免情绪波动,保持心情轻松、愉悦。

医师建议,对于面肌痉挛这种疾病需要重视,如果眼部跳动或面部抽搐长时间不能自行缓解,并且有逐渐加重趋势,建议最好到正规医院进行就诊。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