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脑卒中可防可治,做好预防是关键
2024-01-12 15:47:52
作者:李健萍
作者单位: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脑卒中俗称“中风”,给患者本人健康带来严重损害,也给陪护照顾的家庭成员带来了经济负担和护理负担。近年来脑卒中愈加呈现出年轻化趋势,现代青年生活压力大、不良生活习惯、不良烟酒嗜好等因素综合作用让年轻人离卒中并不遥远。脑卒中的预防及识别知识并不复杂,我们一起来认识它。

如何在早期识别脑卒中?

多数中风患者在早期会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也就是脑血管因为血凝块或栓子暂时将血流阻断了,但阻断的时间持续时间短,在此期间,患者可能会出现一过性肢体麻木无力、说话吐字不清或流涎、视力模糊、剧烈头痛等症状,随后以上症状好转或者完全消失。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持续时间短,或者症状表现不明显且随后完全好转,患者及家属容易忽视,不以为然,这是不正确的,当症状出现后应立即就医,并仔细描述发病时症状,在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及治疗。脑卒中早期的常见症状包括了突然出现面部、一侧肢体上下肢麻木或无力;说话或理解困难,言语含糊不清,吞咽困难,饮水、进食呛咳;突然出现的单眼或双眼视觉障碍,视力下降或视野范围缩小。眩晕,即休息时持续存在的旋转感,但应至少有一个其他的脑血管病症状存在;突然行走困难、步态笨拙或肢体平衡、协调困难。肢体震颤、摇晃、持物不稳。上述症状可以轻、中、重度出现,或任何症状的组合。其他症状包括突然、严重、不明原因的头痛,晕倒、昏迷,记忆力突然明显减退,抽搐等。

脑卒中如何治疗?

由于脑部血管阻塞导致血液循环障碍,进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疾病叫做缺血性卒中。发生缺血性卒中后4.5小时内,经评估适应症与禁忌症,应尽快给予静脉给予阿替普酶(rtPA)溶栓治疗,如果在4.5小时时间窗内没有条件使用rtPA,且发病时间小于6小时,可严格参照指南考虑静脉滴注尿激酶,对于不适合静脉溶栓的患者,应严格选择患者后在有条件的医院进行动脉溶栓,其他治疗方案还包括控制血压血糖,营养支持,抗血小板、抗凝、降纤、改善脑血管循环、营养神经、中医中药、理疗等。如果患者考虑大血管堵塞引起脑梗死,还可以急诊行血管内介入治疗。时间就是大脑,缺血性卒中急救需争分夺秒,静脉溶栓和急诊内血管介入治疗均有可能恢复血管内血流灌注,改善预后,读者应当关注当地有卒中急救能力的医疗机构,一旦发病立即前往,切勿耽误诊疗。

脑卒中如何预防?

脑卒中多是在长期不良习惯的影响下导致的,实际上,超过 80%的中风是可以在早期预防的,及早发现并控制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就可达到预防疾病的效果。常见的不可纠正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种族,性别和家族史;其他的可以纠正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吸烟,糖尿病,无症状的颈动脉狭窄,血脂异常和心房颤动,还有一些是可能潜在的危险因素,如肥胖,体力活动少,过度饮酒,高凝状态,激素替代治疗等。通过纠正不良生活方式,戒烟限酒,低盐低脂饮食,适当运动,减轻体重,保持乐观,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服用稳定斑块药物,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等,就能有效预防卒中的发生。部分读者可能会有疑惑,脑卒中会遗传吗?大部分的卒中并不遗传。有一些少见的卒中具有遗传性,例如线粒体肌病脑病伴乳酸中毒及卒中样发作、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这样的脑血管病有遗传的倾向。有些出血性脑血管病也有一定的遗传性,例如家族性海绵状血管瘤。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病和糖尿病等,这些危险因素就可能有遗传倾向,一经发现,应尽早干预。

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中需注意事项

1.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保持排便通畅。如发现血便、黑便、肌肉疼痛等不适需及时就医调整用药。2.避免参加剧烈运动及危害性工作。3.遵医嘱按时、规律服药。4.将血压血糖控制在适当水平。5.控制不良情绪,保持心态平稳,避免情绪波动。6.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诊。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