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由于胃肠功能发育不完善,容易出现胃肠问题,导致腹部不适,出现呕吐、腹痛、腹胀、腹泻、便秘等症状。但是儿童表达能力有限,无法准确描述自身症状,可能会导致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延误病情,所以需要依靠科学的检查方法进行疾病的检测,这时胃肠道超声可以来帮忙。
儿童胃肠道超声能够检查的疾病
1. 肠系膜淋巴结炎:肠系膜淋巴结炎是造成儿童腹痛、呕吐、腹泻等症状的常见原因,腹痛位置多出现在肚脐周围。
2. 阑尾炎:阑尾炎是最常见的儿童外科急腹症,常见于5~10岁儿童。典型症状为转移性右下腹疼痛、麦氏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发热、呕吐和腹泻等症状。
3. 肠套叠:肠套叠是指一部分肠管及其系膜套入邻近肠腔内的一种机械性肠梗阻,是儿童外科常见的急腹症,好发于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肠套叠常表现为突发性腹痛、反复呕吐及拉果酱样血便等症状。
4. 其他疾病:先天性肠旋转不良、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十二指肠闭锁或狭窄、肠梗阻、消化道异物、腹腔肿瘤等。
应用胃肠道超声检查儿童腹部不适的优势
由于儿童腹部脂肪比较少,腹壁薄,超声波穿透性较好,其诊断效能在某些领域可与CT、MRI等相媲美,而且超声检查没有辐射,是一种无创可重复的检查方法,因此胃肠道超声是儿童腹部不适的一种首选检查方法。如果儿童出现不明原因的呕吐、腹泻、血便、便秘、哭闹不止等症状,家长需要引起重视,即时带小孩到医院进行胃肠道超声检查明确病因。
儿童进行胃肠道超声检查的注意事项
1. 检查前注意事项
(1)空腹准备:进行胃肠道超声检查的患儿检查前一天晚上吃一些流质易消化的食物,通常情况下新生儿需要禁食约2小时,0~3岁禁食2~4小时,3~6岁禁食4~6小时,6~18岁禁食6~8小时。怀疑上消化道梗阻者检查前需要饮水充盈胃部,对于不能主动配合的患儿可用注射器经胃管注水,检查完毕后可回抽。
(2)排空肠道:在检查前需要引导儿童将大、小便排净,如果是结肠周围的病变检查,需要灌肠清洗,避免粪便影响检查结果。
(3)做好镇静准备:对于能够自主配合的大龄儿童,需要家长和护理人员在检查前进行心理引导,告知儿童胃肠道超声检查对于治疗疾病的意义,使儿童能够配合,家长可以在超声医生允许的情况下陪同儿童检查。对于年龄比较小的婴幼儿,家长需要提前准备好安抚奶嘴,使其保持安静。对于哭闹不止的患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镇静药物,患儿安静后进行检查。
(4)避免对胃肠道超声检查的干扰因素:如果患儿在超声检查之前进行过X线钡剂造影以及相关的胃镜检查,再进行超声检查会干扰检查结果,所以需要等待钡剂完全排出后再进行检查,一般情况下3天后能够完全排出。
(5)带好必备物品:来医院检查之前,家长需要为婴幼儿准备好奶瓶、奶粉等,为一些需要充盈胃部的检查做好准备。
2. 检查中注意事项
在患儿检查期间,家长需要配合医生将患儿调整到仰卧位,当气体严重干扰时,可让患儿侧卧位,医生会在患儿腹部抹上耦合剂,耦合剂不会对患儿身体产生不良影响,家长需要引导患儿配合。之后医生会使用小型凸阵探头以及高频线阵探头结合起来进行检查,范围涵盖患儿整个腹部,检查期间还需要寻找患儿腹部按压疼痛的部位,以此为核心进行多角度扫查,目的是能够准确发现病灶。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患儿肠道内气体比较多,需要将超声探头适当加压,缩短探头和检查部位之间的距离,能够更清晰地检查。
3.检查后注意事项
家长需要引导患儿在等待区耐心等待检查结果,然后将检查结果及时交给专业医生分析,对患儿进行妥善治疗。
小结
儿童胃肠道超声检查能够帮助医生及时发现儿童腹部病灶,检查安全便捷,无痛苦和副作用,是诊治儿童腹部不适的好帮手,家长需要帮助儿童做好检查前的准备,配合医生进行高质量的检查,保障儿童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