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看病时,医生也经常会开出胸部CT平扫、肺部CT检查、低剂量胸背检查、胸部增强CT等各种检查,那么这些检查之间究竟有何区别?肺部CT检查该如何选择?由于大部分患者对此并不清楚,导致一些患者认为检查费用越贵,说明检查效果越好。其实,并不尽然。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医院常见的一些肺部检查。 常见的胸肺部影像学检查有哪些? 胸肺部的影像学检查大体可分为胸片与CT两种类型,胸片也就是X射线,目前仍广泛应用于常规体检当中,而且也是临床筛查肺癌的一种重要手段,由于胸片操作简单、辐射小,且费用低廉,因此常被用于临床诊断多种常见高发疾病当中。
若是想通过常规体检检查确认肺部是否存在病变,建议不要选择胸片检查,而是选择低剂量肺部螺旋CT检查。因为X射线只能看到直径>6mm的肺部结节,直径<6mm的肺部病变,经X射线检查是无法看到的。而且,相比CT检查,胸片的清晰度较低,因此胸片经常会出现看不清楚的现象。更为重要的是,针对早期肺癌,低剂量肺部螺旋CT的检出率可达到80%。另外,相比胸片,CT检查最大的优势是能够呈现出不同平面的影像图,且解剖结果不会重叠,具有高密度的分辨率。 各种胸肺部CT检查 胸肺部CT包括肺部CT平扫、胸肺部高分辨率CT(HRCT)、胸肺部低剂量CT(LDCT)和增强CT。 CT平扫。这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肺部检查之一,多用于门诊和急诊对肺部常规病变的检查以及随访复查,这种常规CT检查的层厚大体设置为7~10mm,软组织纵膈窗的显示,以低空频率算法为主。因此针对一些肺部的细微结构,CT平扫的显示分辨率只能达到HRCT的40%左右,仅能用于肺部常见疾病的临床诊断。 HRCT。肺部高分辨率CT可以较为清晰的显示出细微的病变结构,比如能够在肺小叶水平上显示肺小叶支气管、间隔、小叶间肺静脉以及小叶肺功能。而常规CT平扫则无法显示出肺间质结构的。 LDCT。在肺部结节的临床早期筛查中,低剂量螺旋CT发挥中十分重要的作用,该种CT检查由于分辨率高、辐射小等优势特点,更加适合用于对肺部结节的早期筛查。2019班肺癌防治指南中指出,建议肺癌高危人群选择LDCT进行临床筛查,而且低剂量螺旋CT也是现阶段筛查肺癌最为有效的工具。初次之外,若是初次进行常规体检,以往未做过CT检查,也建议选择LDCT,因为其辐射剂量小,常规体检只是确认肺部是否存在结节,LDCT的清晰度也能达到,若经检查发现肺部没有结节,第二年常规体检仍可继续选择LDCT。 (4)增强CT。相比普通CT,增强CT需要在扫描时注入一定剂量的对比剂,让器官和病变组织内的碘浓度产生相应的的差异,形成密度差,这样在进行CT扫描时,能够将病灶显影更加详细的呈现出来,从而显示出血管和病变之间明显的相互关系。对于肺部肿瘤患者而言,更加适合选择增强CT,以此用于对肿瘤良恶性的鉴别,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前可通过增强CT检查,对肿瘤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确认其与周围组织和血管间的关系。对于肿瘤良恶性的判断以及手术方案的具体制定都有着极大的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