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突发的意外情况,如摔倒、割伤、突发疾病等。掌握一些基本的家庭急救护理知识,往往能够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是针对心脏、呼吸停止所采取的抢救措施。
1.患者仰卧于坚实的平面上,解开衣领和腰带。施救者跪在其旁,将一只手的掌根部放在胸部正中,胸骨的下半部(相当于男性两乳头连线之间的胸骨处),另外一只手平行叠加在其上。施救者肩、肘、腕应位于同一轴线,身体与患者身体平面垂直。
2.胸外按压时应以掌根部为着力点,肘关节伸直,依靠自身重力垂直向下按压。每次按压后让胸廓完全回弹,放松时双手不要离开患者胸壁,保持已选择的按压位置不变。按压和放松的时间大致相等,按压频率为100~120次/分。
3.成人按压深度至少为5厘米,但不超过6厘米。8岁以下儿童患者按压深度至少达到胸廓前后径的1/3(儿童大约为5厘米,婴儿大约为4厘米)。如果具备自动体外除颤仪,应该联合应用CPR和自动体外除颤仪。
4.行30次心脏按压后,开通气道。清除病人口腔、鼻腔的异物和分泌物,若有假牙应取下。若无颈部创伤,一般采用仰头抬额法开放气道。即施救者将一手置于患者前额用力使头后仰,另一只手食指和中指置于下颏骨部向上抬,使下颌角、耳垂连线与地面垂直,保持气道通畅。
5.在确保气道通畅时,施救者用置于患者前额的手拇指与食指捏住鼻孔,用口唇把患者的口完全罩住,进行缓慢通气,观察患者有无胸廓起伏,确保足量的气体进入患者肺部。每次吹毕即将口移开,患者凭借胸部弹性收缩被动完成呼气。吹气量以能看见患者胸廓起伏即可。
6.成人患者,不论单人与双人心肺复苏,按压与通气之比均为30:2。对于婴儿和儿童,单人心肺复苏时,按压/通气比例同成人,但当双人心肺复苏时,按压/通气比例为15:2,因为婴儿和儿童发生心搏骤停多是由于呼吸因素所致。
二、止血
当人们手部出现破损或者外伤时可以使用创可贴、纱布、胶布等,如果出现手部较小外伤时,可以用创可贴进行止血。如果创面较大时,可以先用清水进行冲洗,冲洗后再使用酒精或者碘伏消毒创面周围皮肤,然后使用纱布包扎或者胶布固定,必要时及时到医院就诊。
其他止血较快的,还可以使用云南白药粉、云南白药喷剂,进行简单止血处理。还可以按压近心端部位进行止血,比如手指出血时可以用手按压住创口靠近心脏部位。如果出现大量出血时,需要到医院进行及时救治。
三、烧伤与烫伤
烧伤和烫伤在生活中很常见。烧烫伤急救的五大步骤包括冲、脱、泡、盖和送。在发生烧烫伤时,首先应迅速用冷水冲洗伤处或覆盖湿冷布以缓解疼痛,持续约20~30分钟。接着要小心脱去伤处的衣物,避免硬脱造成进一步伤害,可使用剪刀剪开粘连部分。然后将伤处浸泡于水中。在处理过程中,应用干净纱布或毛巾轻轻覆盖伤处,并注意不要轻易戳破出现的水疱。最后,尽快将伤者送往医院。
四、食物中毒
家庭食物中毒一般都因为进食了一些变霉、变质,或者不洁食物而引起来的,要求尽可能促进食物的排出然后再对症治疗,如果进食在两个小时以内,可以尽可能用催吐的方法来将食物排出。如果超过两个小时,可能要使用导泻的药物来促进这些食物排出。如果吃了变质的海鲜,可以用食醋100毫升或者200毫升稀释一下进行服用。另外如果在家里做这个处置之后,恶心、呕吐症状比较重,并且还有些发烧或者稀水样便、脱水的症状时,应尽快上医院,医生可能会做些检查然后来做处理。
家庭急救护理知识是每个家庭都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通过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我们能够在紧急情况下为家人提供及时的救助,避免因缺乏基本急救措施而导致的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