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累及血管的闭塞性炎症,其与闭塞性动脉硬化症、糖尿病足同属中医中的“脱疽”范畴。患者多因脾气不健、肾阳不足,再加上外受寒冻,寒邪入侵,使气血凝滞,经络阻塞。不通则痛,四肢气血不充,则皮肉枯槁,坏死脱落。若寒邪久蕴,则郁而化热,湿热浸淫,则患趾(指)红肿溃脓。热邪伤阴,病久可致阴血亏虚,肢节失养,干枯萎缩。
血栓闭塞性脉管灸创面除了日常要遵医嘱进行创面清洁换药外,更要注重日常调养。患者应保持乐观情绪,严禁吸烟,防止受寒、受潮及创伤,注意保暖,适当休息,患肢抬高45度。同时可辅以下列康复疗法。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中医康复疗法
1. 按摩疗法:可使患者仰卧,在患肢上进行常规按摩,自足跟向大腿按揉、提拿,自腹股沟,向足跟部按揉、直推3~5次,并摇转踝部1~3min。
2. 功能锻炼:对寒湿阻络证(喜暖怕冷,麻木,酸胀疼痛,多走疼痛加剧,稍歇痛减,皮肤苍白,触之发凉,蚨阳脉搏动减弱;舌淡,苔白腻,脉沉细)的患者,先平卧,抬高患肢45度,维持1~2min,然后患足下垂2~5min,再放置到水平位2min,另做踝关节屈伸,内外翻和足趾伸屈运动4次,休息2 min,如此动作循行5次。根据各人体质,每天3~5次。对一些气血两虚,因疼痛而彻夜不眠的患者,喜抱膝而坐,容易形成关节僵硬、不能伸直,所以需要协助患者做关节伸屈运动,以利于功能恢复。
3. 中药外敷:初期可选用当归15 g,桑枝30 g,威灵仙15 g,水煎熏洗,每日1次;还可用附子、干姜、吴茱萸等研粉,蜜调,敷于患肢涌泉穴,后期若出现溃疡,可外敷生肌类药膏以保护伤口,但注意病变部位不宜热敷。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处于感染阶段禁用熏洗法,防止炎症扩散。而对那些寒湿、血瘀引起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同时尚未出现坏疽创面或溃疡坏疽已经清除时,可以考虑熏洗法治疗,熏洗药液的温度以患者感到舒适为宜,同时应注意温度,防止患者因感觉障碍而发生烫伤。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日常食疗调养
1. 毛冬青120~180g,猪蹄1只或猪骨适量,水煎3~4h,每日分3次服完,坚持1~3个月。
2. 赤小豆60g,红枣5枚,红糖适量,煎水代茶,每日1次。
3. 菊花、槐花、绿茶各3g。放入瓷杯中,以沸水冲泡,盖严浸泡5 min,频饮,每日数次;菊花3g,生山楂片、草决明各15g,沸水冲泡,盖严温浸半小时,代茶频饮;花生米适量,陈醋适量,将花生米浸入醋中24h后食用,每次10粒,每日3次,连用90天为1个疗程;山楂15g,荷叶12g,水煎代茶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