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老年吞咽障碍患者居家安全进食管理
2024-01-09 09:40:03
作者:董瑾增
作者单位:上海市静安区市北医院老年康复科

据流行病学统计,中国每年新发脑卒中患者约200万人,且近年来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后常见症状,发生率可达70%左右,而误吸是其最严重的危害之一,一旦发生误吸,极易造成窒息甚至死亡。吞咽障碍会造成老年人死亡率、住院周期延长以及住院频次的增加,使其出现身心出现障碍,严重者会出现营养不良、脱水及吸入性肺炎的并发症,影响患者的生存生活质量。为避免老年吞咽障碍患者居家时误吸、肺炎、营养不良等并发症的发生,居家安全进食管理十分重要。

吞咽障碍的定义

吞咽是指人体从外界经口摄入食物并经咽腔、食管传输到达胃的过程。吞咽障碍(dysphagia, deglutition disorder, swallowing disorder)是指由于下颌、双唇、舌、软腭、咽喉、食管等器官结构和(或)功能受损,不能安全有效地把食物输送到胃内的过程。广义的吞咽障碍概念应包含认知和精神心理等方面的问题引起的行为异常导致的吞咽和进食问题,即摄食-吞咽障碍。

吞咽障碍的日常表现

1.进食时:相当份量的食物或饮料由口腔溢出;吞咽延迟;动作吃力或乏力;吞咽时喉部升降幅度减少;被食物或饮料引致咳嗽;每口食物要吞多次;清喉咙;全无吞咽反应;梗喉。

2.非进食时:流口水;声音含糊;被自己的口水或分泌物引致咳嗽,咳嗽带有痰声;需要经常吸痰。

居家安全进食管理

1.进食环境:安静舒适;不要有人打扰;不要看电视、聊天、大笑。

2.进食体位:(1)平卧进食:躯干与床面成30℃以上半坐位,低头吞咽;(2)侧卧进食:健侧卧位,头与身体向健侧倾斜45度;(3)坐位进食:下巴内收,健侧拿餐具手臂稍前倾置于桌面上,背部伸直,深坐椅子上;食物在面前清晰可见,进食方便,不易误吸。

3.进食时间:全程时间最好控制在30~40min为宜;少量多餐,缓慢进食。

4.食具的选择:开始选择小而浅的勺子 ,掌握一口量,3~4ml开始,逐渐增加至1汤勺为宜。可使用附保护胶套加大手柄匙改良筷子、边缘钝的长匙、有盖及细吸嘴杯、有吸盘的高边碗及碟、切口杯等适用于吞咽障碍患者的改良食具。用筷子是精细动作,对大脑有良性刺激效果;粗柄勺等改良式器具便于老人握持;用防滑垫、吸盘等,防止餐具移动;选用吸管或奶瓶进食,可触发吸吮动作。

5.食物的选择:硬的变软---将硬的食物打碎成泥状,便于咀嚼和吞咽;稀的变稠---在液体如牛奶、 果汁中加入食品功能调整剂,增加食物粘稠度;避免混杂不同食物---不要把固体与液体食物混杂在一起;食物质地均匀、顺滑---密度均匀、黏性适当、不易松散,通过咽和食道时易变形、很少在黏膜上残留。禁止食用难以吞咽的干饭、馒头、糯米食物,如元宵、粽子等。

6.食物调配的方法:可使用搅拌机把所需食物混合用搅拌机搅碎调制成各种粘稠度的流质食物,在稀流质、浓流质中加入适量的增稠剂,调出微稠、中稠、特稠的食物。

7.进食的方法:每次进食前先用冰棉棒刺激诱发吞咽动作,确定有吞咽功能后才开始进食。从健侧喂食,尽量把食物放在舌根以利于吞咽。在训练中防止食物残留造成误咽,吞咽和空吞咽交互进行。每次证实完全咽下后再喂第2口。

照护者需要注意的事项

喂食者需坐患者的对面,视线相平;必须耐心、专心、时间充足;注意餐具不与牙接触,放在舌的中间部位;禁止把不同形态的食物混合在一起喂食;如使用吸管,请注意吸管从口角处进入;喂食后注意检查口腔、上腭中无残余食物,才能喂第二口;进食完毕及时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卫生;当喂食过程中患者出现气促、呛咳等呼吸困难或误吸症状,立即停止进食。进食后保持原体位30min,以防食物反流,进食结束不能立即行翻身拍背等操作。

居家训练简易口唇操

1.把口张开至最大维持5s,然后放松。

2.把下巴向左右两侧移动维持5s,然后放松,重复10次。

3.紧闭嘴唇,鼓腮维持5s,放松。

4.咬牙胶练习。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