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血,医学上将肉眼能见到的便中带血称为显性便血,肉眼见不到的则称为大便潜血。便血可能是消化道癌症的一个征象,有时还是早期癌的唯一的征象。但在痔疮如此高的患病率当下,大多数人都认为便血很平常,他们就认为是痔疮犯了,简单用药就可以解决问题。这也导致了很多非痔疮问题的患者因错误判断或自以为是,延误其他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进而可能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所以发生便血,不要单纯地认为就是痔疮导致的,可能是,也可能不是。下面就简单了解一下引起便血的原因都有哪些。
便血原因多了解!
引起便血的疾病有很多种,可以分为肛周的、直肠的、结肠的、上消化道的疾病。如内痔出血,它会点滴、喷射出血,或者擦血;肛裂也会出血,肛裂出血可能伴有疼痛;直肠息肉,息肉破溃了,或有损伤后会出血;直肠炎症,放射性直肠炎,由于放射治疗导致血管扩张,有血渗出;结直肠炎症性疾病,比如溃疡性结肠炎、溃疡性直肠炎,可能还会伴有大便次数增多,伴有腹痛、全身不适、消瘦等。
恶性疾病也会出血,如直肠癌、结肠癌。早期直肠癌便血可能是鲜红色的,到后期可能就变成暗红色了,而且会伴发其他症状出现。早期结肠癌出血可能不是很明显,做大便常规检查会发现潜血阳性,这时候要引起重视。还有一些比较少见的疾病也会引起便血:如结肠家族性息肉病,与遗传有很大的关系,比较罕见,也会导致便血,大便呈暗红色,随着大便次数增多,血和大便是相混的;比如痢疾,大家比较熟悉,饮食不洁会导致痢疾发生,主要是痢疾杆菌引起的脓血便等。以上这些疾病都发生在下消化道,其实上消化道出血也会引起便血,比如患有慢性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溃疡破溃会出血;
肝硬化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会导致破裂出血,这种出血非常凶险。上消化道出的血到肛门的时候,已经不是鲜血了,因为出血点比较远,从上消化道经过整个结肠,通过大便排出的时候,就不是鲜血了。
大家要谨记,一旦发生便血,要及时去医院,明确出血部位及病因,给予对症治疗。
记住以下“好帮手”!
1.“第一帮手”——肛门指检。
“第一帮手”,最简单也是最重要的要数肛门指检。不要小看了这“一指神功”,可以说距肛门8~10厘米以内的直肠都是它的“管辖范围”,单靠它,80%的直肠癌可以获得诊断;各种常见的疾病,如痔疮、肛裂,直肠息肉,低位直肠癌等,也可“一摸便知”。
2.“第二帮手”——肛窥。
肛窥 “第二帮手”—— 肛窥又称肛门镜,也是肛肠科必备的 “侦查武器”。“一指神功”依靠的是触觉,而它依靠的是视觉,两者刚好形成互补,是检查内痔、肛裂、直肠息肉、癌等的重要手段。
3.“第三帮手”—— 消化内镜胃肠镜。
“第三帮手”则为消化内镜胃肠镜,外形有点像武侠小说常见的武器“鞭子”,检查时,在医生的操作下胃肠镜犹如长着眼睛的鞭子,像蛇一样蜿蜒地进入胃肠道,将所看到的高清晰的图像实时地展示在显示器上,供医生观察。胃肠镜对于小量到中等量便血病人的诊断很有价值。
便血是一种很常见的症状,发现时既不应该紧张慌乱,也不应该放松警惕,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通过医生的“三大帮手”检查,揪出“幕后真凶”,让“它”无处遁形,这样才可以得到早期治疗和更好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