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属于一种常见的耳部疾病,较难治愈。中耳炎主要是由于中耳位置出现了炎性病变问题,通常与患者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会将中耳炎分为急性中耳炎和慢性中耳炎。其中,急性中耳炎主要是上呼吸道炎症所引发的疾病,并且还会伴随麻疹等方面传染病出现。此时,患者会表现出耳痛、听力衰退等症状。若患者病情较为严重,会发生流脓和骨膜穿孔的情况。若没有及时开展治疗工作,会随着疾病的发展,最终转变成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所以,需要提高重视。中耳炎会严重损害患者的耳膜,如果缺乏有效的护理,极易会造成患者出现耳鸣或耳聋等症状。本文就日常中中耳炎的护理工作进行了讨论。
中耳炎日常护理需重视以下内容
1.若出现感冒的症状,并存在鼻塞的情况,需要提高重视。并及时开展对症治疗工作,从而使可能加重中耳炎疾病症状的情况得到充分避免。
2.中耳炎患者在接受治疗以后,需要定期前往医院进行检查,确保中耳炎没有出现复发的情况。与此同时,定期开展治疗能够对自身听力的变化情况进行及时了解,确保能在正确的指导下,保证治疗和护理工作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3.中耳炎患者在日常呼吸中,应尽量对鼻子进行使用。在睡觉时,需要保证病耳向下。当有鼻涕时,也要避免过度用力擤鼻涕。与此同时,日常生活中可以进行适当的锻炼,以此为耳咽管畅通提供帮助,从而使中耳的通气和排泄功能始终处于正常的状态。
4.树立和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并对耳鼻喉科医生给予的指导进行严格遵循。积极地配合医生治疗,在用药时要严遵医嘱,避免擅自减少药量或停止药物使用,从而引发病情出现反复或发生其他副作用反应。
5.若是中耳炎患者已经发生耳膜穿孔的问题,其中耳位置要避免有不洁的液体和水进入其中,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加重炎症情况。如果有需要,可以使用耳塞将耳朵处塞住,从而起到一定的预防。当不小心有水进入耳朵中时,可以使用吹风机将耳内的水慢慢吹干。此外,也可以侧头,让耳朵中的水流出或采取侧跳的形式。在此过程中,要严禁掏挖耳朵,避免给耳朵造成严重的损害。
6.在护理中耳炎的过程中,可以对护理膏进行适当的运用,从而达到有效的辅助护理效果,最终为治疗提供帮助。
7.中耳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对耳垢进行适当的清理。在清理的过程中,可以将婴儿油缓慢地滴入耳朵中,一般每天使用两次婴儿油,并持续使用2~3天左右。在此过程中,耳垢会在婴儿油的作用下而逐渐软化。如果采取该形式,耳垢无法有效的清理出来,则可以向一侧偏头,并对适量的温水进行喷施,以此帮助耳垢顺利排出。不仅如此,还可以混合少量的酒精和醋,并将二者的混合液滴入耳朵中,帮助耳垢更快地排出。该方式不适合有鼓膜穿孔问题患者进行使用。
8.当耳朵中有水进入后,可以采取单脚跳动的形式,使耳朵中的水缓慢流出,或使用棉签,将耳朵内的水分吸干。
在对中耳炎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对感冒进行预防非常重要。当人体自身免疫力机能降低时,会经常发生感冒,并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中耳炎问题。除此之外,日常生活中,中耳炎患者需保证足够睡眠,避免过度劳累。除了要多休息以外,还要确保室内的空气始终处于流通状态。在对耳朵进行定期清洁时,可以使用耳朵清洁液。同时在游泳的过程中,需要注重采取保护耳朵的措施,并正确掌握游泳的姿势和方式。并且,患者日常生活中要避免食用辛辣和刺激性的食物,日常中多饮水,多食用新鲜水果、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