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是中医治疗的一种方式,作为最有效最省钱的治病绝招之一,具有适应证广、疗效明显、操作方便、经济安全等优点,自古以来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疾病的治疗,对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起了重大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也在很多方面证实了它们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针灸是什么?
通过针刺穴位,可以影响气在经络中的活动,从而使经络的循环恢复正常状态,调节人体的气血、神经、津液及脏腑功能,达到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具有治疗疾病的作用。
哪些疾病适合针灸
1.神经系统疾病:包括头痛、偏头痛、中风后遗症、失眠、肋间神经痛、带状疱疹等等。以带状疱疹为例,根据中医理论,带状疱疹是火热邪毒,可通过刺络、拔罐、放血等配合治疗,起到治疗效果。
2.妇科疾病:妇科疾病包括痛经、乳腺增生、月经紊乱以及围绝经期综合征等都可使用针灸治疗。另外,针灸还可以用于辅助治疗子宫肌瘤、卵巢早衰、不孕等。
3.内分泌疾病:包括肥胖症、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黄褐斑、痤疮等。其中甲状腺结节、糖尿病等一般将针灸作为辅助治疗方法。
针灸的好处
1.针灸治疗起效迅速:治疗疼痛类疾病,通常针灸治疗一次以后,疼痛即可以明显缓解,比药物治疗起效要快。
2.副作用少:针灸治疗不依赖于任何药物,单纯是以针灸针刺激人体穴位来进行治疗,所以不会加重肝肾功能的负担,副作用较少。
3.价格低廉,使用方便:针灸通常一次治疗的费用在50~80元左右,相较于长期的药物治疗费用要低很多。并且针灸治疗只依赖于简单的操作器具,使用比较方便,适合在临床广泛开展。
针灸的疗效
1.疏通经络:患者可以通过针灸来疏通身体中的经络。很多人出现疾病的问题,主要是因为身体当中的经络没有得到及时的疏通而导致的。很多的患者经络被堵塞,这时身体中的气体运行就会出现不顺畅的情况,容易造成经络的阻塞和不通畅。所以需要通过针灸的方法来辅助疏通。
2.促进身体气血运行:体当中不仅仅是有血液来在运行,更会有气体在身体中运行流走。身体中的中气足,表示的是身体中的气体顺畅地进行运输和疏通,才能让人身体变得更加健康。所以通过针灸的方法,能让患者达到培元固气的作用,能促进内脏健康,使得气体流走通畅,达到更好地治疗效果。另外在进行针灸的过程当中,还能通过放血,来让穴位的当中的邪气排出,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有效缓解急性疾病的发生。
3.调和阴阳:当身体阴阳失衡、不平衡时,能起到使阴阳再度平和,达到健康的目的。如三棱针点刺放血能泄热养阴;另外,灸法有一定的温补作用,所以针灸能调和阴阳。
4.扶正祛邪:针灸具有双向调理作用。当身体处于过度旺盛的时候,或邪实阶段,可以祛邪,可以使身体的邪气消除。当正虚的时候,针灸可以补益正气,使我们正气旺,从而达到身体平衡。
针灸注意事项
1.注意保暖:一般患者在进行针灸后皮肤毛孔处于开放的状态,因此患者在结束后需做好保暖工作,避免直吹风扇、空调,或在寒冷天气的情况下穿较少的衣服外出,以防止冷空气随毛孔进入人体,严重时可能诱发感冒,进而影响针灸的疗效。
2.避免洗澡:针灸可促进身体内气血运行,此时身体内的血液循环加速,再加上身体内的毛孔也处于张开的状态,如果在此时洗澡,可能会导致寒邪和湿邪入侵人体情况的出现,会导致身体出现不适的情况,可加重疾病或影响针灸效果。
3.充分休息:部分患者在针灸后可能会出现恶心、乏力等不适反应,此类患者在治疗后应避免立即进食、剧烈运动,尽量延长休息时间,以免诱发或者加重不良反应。
4.应对症施治:针灸对于治疗某些疾病确实有很好的疗效,但它并不是万能的治疗方法,特别是对于一些急重病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的情况采用综合治疗方法,更有利于病情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