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眼症是临床常见眼部疾病,患者多表现为眼干、眼涩、眼疲劳等,由于该病会给患者的视力造成较大的负担,因而患者需要及时进行中医调理,不过中医是如何调理干眼症的呢?现在就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干眼症的中医治疗方法都有哪些吧。
一、药物治疗
患者的证型不同,所用中成药或中药汤剂有所不同,具体分析如下:
一是肺阴亏虚型,此证型者通常伴有白睛如常或稍有红血丝、不耐久视、眼干涩、咽干、便秘等的症状,治疗应以滋阴润肺为主,中成药建议用养阴清肺膏,中药汤剂建议用养阴清肺汤加减,可起到养阴清肺、解毒利咽的功效。
二是肝经郁热型,此证型者通常伴有眼珠有灼热刺痛感、白睛微红、眼干涩、烦躁易怒、大便干或小便黄等的症状,治疗应以清肝解郁、养血明目为主,中成药建议用加味逍遥丸、丹栀逍遥散加减,可起到疏肝清热、养血健脾的功效。
三是气阴两虚型,此证型者通常伴有黑睛有细点星翳、目燥乏泽、视物昏朦、羞明畏光、腰膝酸软等的症状,治疗应以益气养阴、滋补肝肾为主,中成药建议用杞菊地黄丸,中药汤剂建议用生脉饮,可起到滋养肝肾、清热明目、益气复脉、养阴生津的功效。
四是邪热留恋型,此证型者通常伴有白睛有少许赤丝、睑内轻度红赤、微感畏光流泪、眼干涩不爽、舌红苔薄黄等的症状,治疗应以清热利肺为主,中成药建议用夏桑菊冲剂,中药汤剂建议用桑白皮汤加减,可起到清热祛湿、滋阴明目的功效,另外方中还可加赤芍、金银花以增清热解毒、凉血祛瘀之力。
二、针灸疗法
干眼症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是由于精神紧张、泪液异常、气血精液流失、经络营养缺乏、长期视力损伤等因素而引起的,其可以通过针灸进行治疗,针灸是中医最传统的一种治疗方法,不仅注重局部,而且可以做到辨证施治、标本兼治,患者在针灸后不适症状能够得以有效缓解,而且若是在针灸的同时再配以合适的眼药水共同治疗,那么便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治疗的效果。
其主要是在眼睛周围的局部取合适的穴位,之后通过刺激穴位来治疗干眼症,常取的针灸眼穴有睛明、攒竹、四白等,常取的全身穴位有太冲、合谷、血海、三阴交、足三里、阴陵泉等,建议隔日进行1次,10次为1疗程,疗程间应间隔10天,共治疗3个疗程。
三、熏治疗法
熏治法虽然可以治疗干眼症,不过这只能算是一个辅助的治疗方法,并非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例如对于睑板腺功能障碍者而言,可在经常点人工泪液或使用其他治疗方法的情况下再加上熏治疗法,即将野菊花、桑叶、黄芩、夜明砂、蒺藜用雾化机中药熏治疗,每次坚持15分钟,至少坚持1个月,如此可通过局部加热的方式促进睑板腺的排泄,对睑板腺功能障碍者来说疗效较好。
四、饮食疗法
一要多吃核桃仁,其富含脂肪油、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E等营养成分,可在缓解不适症状的同时起到补肾固精、滋肝明目的功效。
二要多饮菊杞茶,是由菊花、枸杞浸泡而成,其中菊花不仅富含维生素A,而且具有散风热、平肝明目的功效,尤其适用于因肝火旺、用眼过度而导致的干眼症,不过因其性凉、味寒,所以平时怕冷、易手脚发凉的虚寒体质者不建议经常饮用。
三要多饮决明子茶,是由决明子、菊花、山楂浸泡而成,其中决明子、菊花可清肝明目,主要适用于伴有头晕、眼花、视力减热症状者。
四要多喝百合红枣粥,是由山药、百合、薏仁、去核的红枣熬制而成,其中山药滋肾润肺,百合滋阴降火,薏仁利湿健脾、清热排脓,红枣富含维生素A及维生素C且能明目。
五要多喝菠菜眼保护汤,是由菠菜、猪肝、清高汤、少许的食盐和香油以及甘杞、故纸、川雄、谷精熬制而成,可起到补肝养血、明目润燥的功效。
总之,干眼症是常见病症,可通过中药进行调理,而且效果不错,不仅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眼部不适的症状,而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患有干眼症后可以尝试一下上述的中医调理方法,相信不会让你失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