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脑出血的诊断与治疗
2024-01-09 14:28:11
作者:张向前  
作者单位: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

脑出血是指脑内血管破裂导致的脑实质或脑室内出血,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也是导致死亡和残疾的重要原因之一。脑出血的发病率、死亡率和残疾率在我国都较高,给患者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及时准确地诊断和治疗脑出血,是提高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的关键。

脑出血的诊断

脑出血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和体征,结合头颅影像学检查。脑出血的典型临床表现是突发的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和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如偏瘫、言语障碍、眼肌麻痹等。但有些患者可能没有头痛或意识障碍,或只有轻微的神经症状,这些情况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因此,对于有脑出血疑似的患者,应尽快进行头颅CT或MRI检查,以明确出血的部位、范围、量和类型,排除其他病因,评估颅内压和脑疝的情况,选择治疗方案。

除了影像学检查外,还需要进行一些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血生化、血糖、心电图、胸部X线等,以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和出血的可能原因。。对于有继发性脑出血疑似的患者,还应进行脑脊液检查、血管造影、脑肿瘤标志物、感染标志物等,以寻找出血的病因。

脑出血的治疗

1.一般治疗:一般治疗的目的是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为进一步的治疗创造条件。一般治疗的内容包括:

(1)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监测氧饱和度,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防止窒息和误吸。

(2)监测血压,根据患者的情况,适当降低血压,防止血肿扩大和再出血。一般推荐将收缩压控制在150~220mmHg之间,如果收缩压超过220mmHg,可静脉给予降压药物,如尼卡地平等,目标收缩压为160mmHg。

(3)监测血糖,控制血糖在7.8~10.0mmol/L之间,避免高血糖或低血糖的不良影响。如果血糖超过10mmol/L,可给予胰岛素治疗;如果血糖低于3.3mmol/L,可给予10~20%葡萄糖口服或注射治疗。

(4)监测体温,防止发热,如有感染,及时给予抗生素治疗。如果体温超过38.5℃,可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如对乙酰氨基酚等。

(5)给予营养支持,保证患者的能量和水分的供应,改善患者的代谢状态,促进脑组织的修复。根据患者的吞咽功能,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如口服、鼻饲或静脉输液等。

2.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的目的是止血、消肿、神经保护、预防和治疗并发症等。药物治疗的内容包括:

(1)止血治疗。对于使用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应立即停药,并给予相应的拮抗药物,如维生素K、新鲜冰冻血浆、凝血酶原复合物、依达赛珠单抗等,以逆转抗凝或抗血小板的作用,减少出血的风险。对于原发性脑出血的患者,目前尚无确切有效的止血药物,一些常用的止血药物,如氨甲环酸、重组Ⅶa因子等,其疗效和安全性尚需进一步验证。

(2)消肿治疗。对于有颅内压增高的患者,可给予渗透性利尿剂,如甘露醇、甘油果糖等,以降低颅内压,改善脑灌注,减轻脑水肿。对于有脑疝的患者,可给予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等,以抑制炎症反应,减少脑水肿。但是,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应慎重,因为其可能增加感染和胃肠道出血的风险,且对大多数脑出血患者的预后没有明显改善。

(3)神经保护治疗。神经保护治疗是指通过抑制脑缺血、缺氧、出血等引起的神经元损伤和死亡的机制,保护和恢复脑功能的治疗。目前,尚无确切有效的神经保护药物,一些常用的神经保护药物,如脑活素、尼莫地平、替硝唑等,其疗效和安全性也尚需进一步验证。

(4)预防和治疗并发症。脑出血的常见并发症有颅内感染、肺部感染、尿路感染、深静脉血栓、胃肠道出血、压疮等,这些并发症会影响患者的预后和康复。因此,应及时发现和处理这些并发症,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如抗生素、抗凝药、抗溃疡药等,同时加强护理,如翻身、拍背、吸痰、皮肤护理等。

3.外科治疗:外科治疗的目的是清除血肿,减轻颅内压,保护正常脑组织,改善神经功能。外科治疗的适应证包括:

(1)脑干出血,伴有严重的意识障碍或呼吸衰竭,且血肿直径大于3cm。

(2)大脑半球出血,伴有严重的意识障碍或神经功能缺损,且血肿体积大于30ml。

(3)脑室出血,伴有颅内压增高或脑疝,且血肿占据脑室的三分之一以上。

(4)继发性脑出血,如脑动脉瘤破裂、脑动静脉畸形出血、脑肿瘤出血等,需要切除病灶或止血。

外科治疗的方法有多种,包括开颅手术、微创手术和介入手术等,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开颅手术是指通过切开头皮和钻开颅骨,直接进入脑内,清除血肿,切除病灶或止血的手术,它是最传统的外科治疗方法,适用于大部分脑出血患者,尤其是血肿较大、较浅或有明确病灶的患者,但它也有一定的创伤和风险,如出血、感染、脑损伤等。微创手术是指通过在头皮上钻一个小孔,通过导管或镜子等器械,将血肿抽吸或溶解的手术,它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新的外科治疗方法,适用于血肿较小、较深或无明确病灶的患者,它的优点是创伤小、恢复快,但它的缺点是清除血肿不彻底,可能导致再出血或感染等。介入手术是指通过穿刺大腿动脉,将导管沿着血管插入脑内,通过注射造影剂或放置支架等方式,找到出血的病灶或血管,并进行栓塞或止血的手术,它是一种特殊的外科治疗方法,适用于继发性脑出血,尤其是脑动脉瘤或脑动静脉畸形的患者,优点是无需开颅,创伤小,但它的缺点是技术要求高,可能导致血管损伤或栓塞等。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