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磁共振和CT检查应如何正确选择
2024-02-28 15:36:33
作者: 黄巧 孙宁馨 王睿
作者单位:云南医药健康职业学院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医学影像设备的不断更新,各类影像检查手段日渐增加,大家在检查时是否心里有过疑问磁共振检查(MRI)和CT检查有什么区别?我要如何选择检查?接下来我们就针对MRI和CT的优缺点以及如何正确选择这两种检查方法的进行介绍:

一、MRI的优点

1.无辐射:MRI与CT检查相比,MRI检查时无电离辐射的,MRI检查使用强大的磁场和射频波生成图像,不涉及X射线或放射性物质,因此无辐射风险。

2.软组织对比度高:MRI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软组织图像,如肌肉、关节、神经等,有助于更准确地诊断相关疾病。

3.无骨伪影干扰:对于需要观察软组织结构的部位,如头部和颈部,MRI通常比CT更优越。

4.可获取多方向图像:MRI可以生成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等多个方向的图像,有助于全面评估病变。

二、MRI的缺点:

1.检查时间长,噪音相对较大:MRI检查时间相对较长,与CT检查时间相比需要更长时间才能完成扫描,同时在检查过程中伴有不同程度的噪声需要佩戴耳塞减少噪音。

2.费用较高:相对其他检查项目,MRI检查的价格更贵。由于设备和技术要求较高,MRI检查的费用通常比CT扫描更高。

3.禁忌症:MRI检查的主要设备是巨大的磁铁,会产生强大的磁场,不适用于体内有金属植入物或金属节育环、危重病人需要使用生命支持系统者、、不能配合者、幽闭恐怖症患者等的患者。此外,某些医疗设备可能受到磁场干扰。

4.对被检查者的要求更高:在进行核磁共振检查时,被检查者的配合度是至关重要的,患者的配合度不高容易造成图像伪影直接影响到图像的质量。

三、CT的优点

1.检查速度快:与MRI检查相比CT扫描速度较快,可以快速获取多个层面的图像。

2.辐射存在:CT使用X射线进行扫描,虽然存在一定的辐射风险,但现在的CT设备已经采用了低剂量技术,以减少辐射暴露。

3.骨结构显示清晰:CT对于显示骨结构和肺部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4.费用相对较低:相对于MRI,CT扫描的费用相对较低。

四、CT的缺点

1.辐射风险:虽然现在的CT设备已经采用了低剂量技术,但仍存在一定的辐射风险。孕妇、儿童和对辐射敏感的人群应谨慎选择。

2.有骨伪影干扰:对于需要观察软组织结构的部位,如头部和颈部,CT可能受到骨伪影的干扰。

3.禁忌症:孕妇、对X射线高度敏感或不宜接触X射线者;病情危重不能配合患者;碘对比剂过敏者、重症甲状腺疾患(甲亢)以及严重心、肝、肾功能衰竭者不宜做增强扫描。

五、如何正确选择MRI与CT

1.根据检查目的:在选择检查项目时要让医生根据病情情况进行选择。如果需要观察软组织结构或排除颅内病变,MRI通常是首选。如果需要观察骨结构和肺部病变,CT可能更为合适。

2.考虑患者情况:对于孕妇、儿童和对辐射敏感的人群,应优先选择MRI。对于体内有金属植入物或设备的患者,应避免进行MRI检查,如需检查应先进行检查前咨询。

3.医生建议:最终的选择应基于医生的建议和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会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影像学表现,以确定最适合的检查方法。

4.紧急情况:在紧急情况下,如怀疑骨折或严重创伤,CT扫描通常更快,可以迅速提供诊断信息。

5.肿瘤检测:对于肿瘤的检测和定位,CT和MRI可以互为补充。MRI可以提供更多关于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的信息,而CT可以提供关于肿瘤骨转移和淋巴结状况的更详细的信息。

6.设备和对比剂的使用:在某些情况下,部分检查需要使用对比剂来增强图像的对比度。在CT检查扫描中注射含碘对比剂,或在MRI中注射含钆对比剂。这些物质可能引起过敏反应或其他副作用,应在检查前告知医生。

综合上述,MRI和CT影像检查方法都有自己的优缺点,没有哪一种检查方法是完美无瑕的,大家要综合自己的情况充分考虑最后达到诊断目的。

课题项目:2022年校级学生科研项目资助,课题名称:医学影像技术类科普研究,课题编号:2022X001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