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压疮日常护理知多少?
2024-01-05 16:14:12
作者:宋蕊
作者单位:柳州市工人医院

压疮,也叫作褥疮,也就是医学术语中的压力性损伤,是指皮肤和(或)皮下组织的局限性损伤,主要由压力、剪切力、摩擦力造成,局部皮肤长时间受压是造成压疮出现的重要原因,常发生于久坐、卧床不起的老年患者以及伤残人士。发病部位常在骨隆突处,如骶尾部、足跟部、坐骨结节处等。

压疮是慢性难愈性创面的一种,该类创面形成时间长,伤口愈合缓慢,一旦损伤到深层组织,容易合并感染,严重者可危及生命。一些难治性压疮的修复,除了住院期间的手术治疗、专业伤口处理外,居家的日常护理也至关重要,与压疮的再发及新发密切相关。那么,压疮的日常护理都有哪些呢?

1.体位摆放

减压是压疮最基本的治疗和护理措施。不同部位的压疮,减压体位摆放的要点有所不同,最基本的原则是避免原有压疮部位继续受压,同时注意,再好的减压体位,也要定时变化体位。

1)骶尾部压力性损伤:采取左、右侧卧位交替翻身,侧卧位时用枕头或者翻身枕垫高一侧,保持背部与水平床面成角小于30°,如果侧卧位角度大于30°,或者采取长时间的90°侧卧,会减少身体局部受压面积,增大局部压力,进而造成两侧髋部的压疮。同时,床头抬高小于30°,如果长时间床头抬高大于30°,会增大骶尾部剪切力的作用,进而加重压力性损伤的严重程度,还可引起新发压疮。

2)足跟部压力性损伤:用软枕、减压垫等减压工具沿小腿全长垫起,确保足跟悬空,不与床面直接接触。注意不能只垫高脚踝,以免造成踝部的压力性损伤。 坐股结节处压力性损伤:多发于外伤引起的截瘫患者,因患者感觉神经受损,长时间久坐,不能感知到局部皮肤疼痛,进而形成坐骨结节压疮。该类患者需避免长时间久坐,如需要坐位也应每15分钟抬起身体一次,同时可加垫5cm以上的海绵垫,卧位时可多采取左、右侧卧位交替翻身。 2.减压工具的选择

1)根据患者病情、皮肤情况、支撑面的材质等调整体位变换的频率和时间。

2)患者病情允许时,使用普通床垫应至少每2小时翻身一次,如果使用气垫床、高规格泡沫床垫、静态海绵床垫可适当延长至每3~4小时翻身一次。因受个人经济条件影响,如果使用普通海绵床垫,则建议海绵厚度最好在20CM左右。翻身过程中避免拖、拉、推、拽等动作,可借助丝绸材质的滑布、滑单等辅助翻身,因其在变化体位时摩擦系数较小,可降低剪切力对局部皮肤的损坏。

3)减压敷料

泡沫敷料、水胶体敷料,都是最常用的减压敷料类型,具有缓冲局部压力的作用。如局部皮肤发红,可使用泡沫敷料减压,若敷料出现卷边、破损、松动、移位或潮湿等,应及时更换。去除敷料时,应动作轻柔,采取与皮肤平行的0°角移除敷料,以避免对皮肤造成二次损伤。

3.皮肤护理

1)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使用弱酸性的沐浴露。清洁皮肤时禁止用力搓洗,避免强力按摩揉搓,加重皮肤的损伤。如果发现局部皮肤有压之不褪的红斑,可使用泡沫敷料,并翻身减压,如皮肤损伤继续加重,应及早就医。

2)失禁是发生压疮的高危因素,及时处理好大小便,避免局部皮肤潮湿、浸渍,进而导致压疮。

3)清洗后,适当使用润肤、保湿的药物,如赛肤润、尿素霜等。

4)避免使用爽身粉、滑石粉等,因其容易堵塞毛孔,降低皮肤的抵抗力。

5)选择宽松棉质内衣、勤换内衣。

6)避免皮肤出现损伤 局部皮肤损伤会加重压疮的损伤程度,使用便盆时,一定要注意便盆棱角不要刮伤、蹭伤老人皮肤,必要时可在便盆上添加软垫。

4.营养支持

日常护理需要及时关注患者的食欲、皮肤弹性、体重变化、血清白蛋白、咀嚼功能等指标,鼓励患者摄入充足的热量与营养,保持蛋白质、维生素的膳食平衡。如果患者出现进食困难或者通过进食还是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形时,需要遵照医嘱为患者提供肠内、肠外的营养支持。

5.心理护理

长期卧床的老人、残疾人士,因活动受限、疾病等原因容易导致心情悲观、甚至绝望,甚至产生轻生的想法,护理上还需多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