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老年人常见慢性病怎样进行中医养护
2024-01-10 11:25:55
作者:索媛   张藐   韩叶
作者单位:北京市宣武中医医院  护理部

在老龄化社会的背景下,人们对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越来越重视。作为一种古老的医疗方式,中医在保障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上发挥着极其关键的角色。接下来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老年人常见慢性病该怎样进行中医养护。

老年人常见慢性病

1.呼吸系统疾病:人的年纪越大,呼吸器官的退化性病变就越明显,导致肺部的功能衰退,剩余气体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多。由于抵抗力减弱,经常会患上各种呼吸道问题,例如慢性支气管炎、肺部感染、肺气肿和肺癌等。

2.关节病变:关节也会随着年龄增长出现退行性病变,如年轻时经常从事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长期处在阴冷潮湿环境中,步入老年后出现骨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等疾病的风险会明显增高。

3.心脑血管疾病:随着生活条件提高,许多人经常吃大鱼大肉,可能会出现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疾病。老年人身体各个脏器退行性病变,心脑血管动脉硬化的风险较大,如在年轻时经常抽烟喝酒、不爱运动等,年老后,可能会出现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脑梗塞等脑血管疾病。

中医养护的基本理念

中医养护是一种依赖于中医学说和实践的保健手段,其核心在于倡导人类与大自然的协调共存,并且强调全面的身心健康。

中医养护的方法

1.平衡阴阳:根据中医理论,人体内部存在着阴阳两种元素,它们是相互依赖、相互限制和相互转换的。保持阴阳的平衡对于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2.经络调理:中医认为人体内有经络系统,经络贯穿全身,参与气血运行。通畅的经络能保持身体的正常生理机能。采用针灸、推拿、按摩、拔罐等方法来调理经络,促进气血流通,增强养生效果。

3.调整饮食:中医注重饮食调养,推崇“药食同源”和“五谷为养”的理念。饮食应多样化,包括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豆类、坚果和适量的优质蛋白质。

4.合理运动:中医养生强调适度的体育运动。合理的运动可以促进气血流通,增强体质,调整心理状态。选取符合个人需求的锻炼形式。

5.规律作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对于身心健康非常重要。合理安排睡眠时间和质量,每日保持固定的起床和入睡时间。

6.调节情绪:情绪的波动对身体健康有直接影响。中医强调情绪的调节和情志的养生。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释放压力,注意情绪的抒发和调整。

中医如何养护老年慢性病

1.呼吸系统疾病的养护

为了让长期患有支气管炎的人更好地适应环境的温度波动,以及提升他们的抵御疾病的实力。我们必须格外重视抗寒训练,其实施步骤应该在春季启动,首步就是利用双手在头、面以及四肢的裸露区域做摩擦,每日多次,每次做几分钟,直至肌肤呈现出轻微的红色。在夏天,用冷水浸湿毛巾,然后将其拧干,进行全身的摩擦,每天进行1-2次,同时用手捧着冷水清洗鼻子。秋季过后,我们需要持续使用冷水来清洁面部、身体或者进行冷水沐浴。通过进行一些呼吸保健操,我们有可能增强身体的功能。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它有助于我们深度训练呼吸肌肉,同时也能调节我们的肺部压力,进一步推动我们的肺部更有效地清除多余的空气,增加我们对新鲜空气的吸收。

2.关节系统疾病的养护

腰腿慢性疼痛的主因通常是由于腰椎骨关节的老化,腰肌的长期疲劳,以及肌肉无力等因素所导致。主要是对腰、背及腿部肌肉进行锻炼。有太极拳、五禽戏、体育运动、散打、慢跑、打门球和后退行走。后退行走有助于疏通经络,强化腰部和肌肉,建议每天至少进行两次,每次5到10分钟,对于缓解腰肌劳损的效果显著。

3.心脑血管疾病的养护

根据研究,不管是什么工作,只要身体活动量增加,患上高血压的风险就会降低。除了那些因为疾病严重而需要卧床休息的人,其他的高血压患者都能够参与到户外活动中,例如散步、慢跑、打太极、做医疗体操、打羽毛球、骑自行车等。尽管运动强度可以稍微增加一些,但是心跳速度不应该超过每分钟130次。请避免进行鼓劲憋气、快速旋转、过度用力和深度低头等运动。

综上所述,中医对老年慢性疾病的养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合理的饮食、运动以及推拿按摩等方法,可以帮助老年人增强抵抗力,有效的预防和调理各种老年慢性疾病。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