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超声表现
2024-01-12 09:11:47
作者:刘蓉
作者单位:成都市温江区人民医院
  

卵巢肿瘤妊娠早期最多,随孕周增加发生率逐渐降低。70%肿物随着孕周增加而消失。卵巢肿瘤较早的分类:上皮性肿瘤,性索-间质肿瘤,生殖细胞肿瘤,转移性肿瘤。上皮性肿瘤超过50%为交界性腺瘤。性索间质肿瘤中大概50%为颗粒细胞瘤。生殖细胞肿瘤中3/4为无性细胞瘤,卵巢转移性肿瘤多来源于胃肠道和乳腺恶性肿瘤。按生理性和病理性分类,生理性肿瘤包括:卵泡囊肿,黄体囊肿,黄素化囊肿,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病理性肿瘤包括:成熟性畸胎瘤,浆液性囊腺瘤,卵巢系膜囊肿,黏液性囊腺瘤,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以下给大家分享相对常见肿瘤超声表现。

1.卵巢妊娠黄体瘤

妊娠过程中卵巢内含有单个或者多个黄素化结节状病变。病因主要是卵巢黄素化卵泡膜细胞在过量HCG刺激的作用下增生所致。诱发因素包括:长期运用激素类药,早孕期注射黄体酮,各种原因导致的卵巢损伤。妊娠黄体瘤并非真性肿瘤,妊娠终止后可自行消退。

2.浆液性囊腺瘤

分三型,单纯性浆液性囊腺瘤,单个囊腔,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一,表面光滑,壁薄、光滑;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大多为多房性,包膜略厚,大小不一 ,有乳头;浆液性囊腺纤维瘤,最常见的是单房囊肿伴乳头状突出物,但无其他实性成分;其次是多房囊肿伴小实性成分,但无乳头状突出物。

3.黏液性囊腺瘤分:

一、良性黏液性囊腺瘤是一组腺体与囊肿的集合。分胃肠型:内衬上皮类似胃中央凹型或肠上皮含杯状细胞,和颈内型:单层柱状上皮;无异型性;良性黏液性囊腺瘤的胃肠型表现为大小不一的单房或多房肿瘤;通常为单侧,囊膜厚,外表面光滑,粘液囊肿含有胶质物质。颈内型表现为单房囊肿,表面光滑,内层光滑。二、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其胃肠型表现为大型的多房肿块,薄壁和含稠厚黏液体;颈内型体积更小,包含的子房更小;通常含有乳头或实性区域。典型特征总结:良性黏液性囊腺瘤具有2-10个小房的多房性囊肿;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的胃肠型:无乳头状突起的多房性囊肿,颈内型:有乳头状突起的单房实性囊肿。三、侵袭性黏液性囊腺癌。

4.畸胎瘤

畸胎瘤越往后越向好的方向发展,如未成熟畸胎瘤术后复发多为成熟畸胎瘤。也有成熟畸胎瘤复发为未成熟畸胎瘤的少见情况。未成熟畸胎瘤超声分为三型:1.囊实混合型,边界清,囊性部分透声稍差,实性部分回声不均匀,内见散在钙化样强回声,为“破絮状”回声,内多见血流信号;2.以囊性为主型,边界清,囊性部分透声好,内见分隔或“囊中囊”结构,见偏高回声团与低回声区相间,为“粗网格状”回声,无或见少许血流信号;3.以实性为主型,边界欠清,实性部分回声极不均匀,见钙化样强回声分散于低回声区内,并见多发无回声区,内见较丰富的血流信号。

5.蜕膜化卵巢内异囊肿

异位的子宫内膜在妊娠期受孕酮诱导,导致子宫内膜间质细胞肥大,使子宫内膜增厚并产生蜕膜化。蜕膜化卵巢内膜异位囊肿超声表现:单房或多房的囊实性肿块,囊壁上见光滑的类圆形的乳头状突起,乳头状突起内探及血流信号,肿块内囊性成分呈“磨玻璃样”或低回声。异位的内膜组织能够在妊娠期增长很大,外表看起来很像恶性,蜕膜性内膜异位与恶性肿瘤都血供丰富,需要鉴别,一般恶性乳头状突起通常具有不规则的表面。

6.卵巢扭转

卵巢扭转易发生的情况:卵巢伴发以上肿瘤,突然体位改变,妊娠期子宫增大,产褥期子宫大小,位置发生改变,是导致卵巢扭转的诱发因素。所以给准妈妈们科普一下,怀孕一定要到医院正规产检,避免不必要的伤害发生。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