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你了解糖尿病足吗?如何正确预防及护理
2024-01-12 09:17:22
作者:宋蕊
作者单位:柳州市工人医院

糖尿病足是指与局部神经异常和下肢远端外周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轻者表现为足畸形、皮肤干燥和发凉、胼胝(高危足)等,

重者可出现溃疡、感染、坏疽等,足感染和坏疽是导致糖尿病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糖尿病足给患者及家庭带来沉重的身心负担,但是80%的足溃疡、50%的截肢是可以预防的。因此,早期识别糖尿病足高危人群,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对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至关重要。

哪些糖尿病病人容易发生糖尿病足?

1.糖尿病病程较长且血糖控制不达标的患者

糖尿病病程与糖尿病足发病率密切相关,有糖尿病病史10年以上者更易并发糖尿病足。病程长且血糖不达标的患者往往会出现血糖波动大、血糖控制不理想,一旦足部皮肤出现小水泡、破损等未及时处理,伤口很快会出现扩大、流脓、感染等,进而造成足溃疡、坏疽、截肢等。

2.合并神经病变的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发生糖尿病足的主要危险因素,合并神经病变者,足部感觉功能受损、减退,很难感受到外部的刺激和伤害,容易受伤,受伤后又不能及处理,易诱发糖尿病足,同时,自主神经病变使皮肤汗液分泌异常,足部皮肤干燥、皲裂,正常的皮肤屏障功能受损,易引发细菌、真菌感染,诱发糖尿病足。

3.合并周围血管病变的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合并周围血管病变,下肢动脉狭窄致使下肢血流量减少,足部的供血、供氧量减少,组织缺氧、营养成分供给不足,下肢出现发凉、疼痛、间歇性破行、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等缺血症状。

4.足部畸形的糖尿病患者

足部畸形导致的足底压力增高是发生糖尿病足的独立危险因素。锤状趾、爪形趾、高弓足、扁平足、拇外翻、足胼胝等足部畸形均可引起足部的生物力学(足底压力)异常,诱发糖尿病足。

5.有截趾、截肢史的糖尿病患者

既往有足溃疡史的患者,再发足溃疡的危险是无溃疡史患者的13倍,截趾、截肢的风险是足溃疡史患者的2.0-10.5倍。

6.长期吸烟者

吸烟可升高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使高密度脂蛋白下降,损害血管内皮细胞,加速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周围动脉疾病与糖尿病足的发生密切相关。

7.个人卫生习惯差者

个人卫生习惯较差的患者,如不注意足部卫生,很容易导致足部细菌、真菌感染,诱发糖尿病足。

8.合并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的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合并有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等,发生足溃疡的风险较高。

糖尿病足如何预防护理?

1.控制血糖  规律饮食,定时监测血糖,使空腹血糖控制在3.9~7.2mmol/L,餐后血糖控制在8.0~10.0mmol/L,糖化血糖<7%。

2. 足部护理

1)识别糖尿病足溃疡发生的常见诱因

新鞋磨擦引起水疱或破损;热水泡脚时间超过5分钟或水温过高;使用热水袋、电热毯等致烫伤未及时处理;鸡眼处理不当;自行修脚、剪指甲造成外伤;足部干燥、皴裂形成裂伤未及时处理;足部畸形、胼胝造成局部受压不均。

2)自我检查足部

每天清洗双足,仔细擦干,特别是脚趾间,必要时请家人协助或借助小镜子进行检查;检查足部有无细小的破损、红肿、外伤、水疱、疼痛等,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就诊。

3)足部护理

每天用温水清洗双脚,先测量水温后再放人双脚,禁忌长时间泡脚;洗净后用柔软的毛巾擦干,尤其是趾缝间;皮肤干燥、皲裂涂护肤霜;修剪脚指甲应直线剪,必要时请家人协助。

4)选择合适的鞋袜

鞋子要质地柔软合脚、透气性好,以软皮鞋或布鞋为宜,圆头、厚软底,禁忌尖头及高跟鞋;鞋头要密闭,禁忌选凉鞋、拖鞋作为外出鞋;鞋子大小以脚趾尖与鞋子前端有1cm空隙为宜;有溃疡史等高风险患者,推荐使用专用防护减压鞋和定制鞋垫。选择柔软、棉质、浅色的袜子;穿袜子前仔细检查袜子有无破洞、内部有无线头,不穿有破洞的袜子,有线头应先剪除线头。每次穿鞋都要仔细检查鞋内有无砂砾、小石头等异物,如有及时清除;穿新鞋后要注意检查双足是否有疼痛、磨损、水疱等异常,如有异常应及时更换鞋子;不可赤脚走路,避免穿凉鞋、拖鞋外出。

3.足底减压

限制站立和行走的时间;急性感染期患者应卧床为主,抬高患肢;控制体重;正确使用拐杖、助行器等助行工具;使用个体化的定制鞋垫、定制鞋。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