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宫颈癌筛查:提前发现,早防治!
2024-01-12 09:35:28
作者:温丽华
作者单位:滦南县扒齿港镇中心卫生院

宫颈癌是全球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它的发生给病人带来无尽的痛苦和折磨,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幸运的是,通过宫颈癌筛查,我们可以提前发现并及时治疗这个潜在的杀手。本文将带你了解宫颈癌筛查的重要性、方法、方案以及如何预防宫颈癌的发生。

一、宫颈癌的“前世今生”

宫颈癌,俗称子宫颈癌,是一种发生在子宫颈部位的恶性肿瘤,是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它的发生往往与多种因素有关,如HPV感染、性生活过早、多个性伴侣、吸烟等。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有所下降,但仍不能忽视其危害。

二、宫颈癌筛查的“健康效益”

宫颈癌是目前极少数病因明确的癌症,99%的宫颈癌组织中发现有高危型HPV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喜欢侵犯女性的宫颈细胞,引起细胞异常增生、排列紊乱等异常变化,形成癌前病变,癌前病变可以消退好转,可以持续不变,也可以癌变,由癌前病变发展为宫颈癌约5至10年,从感染发展为子宫颈癌约10至15年。但是宫颈癌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容易被忽视,所以在它发生发展的较长时间内定期筛查就非常重要。通过定期筛查,可以及早发现宫颈细胞的异常变化和感染HPV病毒的情况,并及时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从而降低患宫颈癌的风险。同时,如果发现癌症,早期治疗的痛苦更小,效果更好,治愈率生存率也会更高。宫颈癌筛查用最简单、有效、经济的方法对适龄人群进行普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明显,是预防宫颈癌的重要措施。

三、宫颈癌筛查的“魔法武器”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宫颈癌筛查方法包括宫颈细胞学检查和HPV检测。

宫颈细胞学检查(现在主要是TCT检查):通过采集宫颈表面的细胞样本,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和结构,以判断是否存在异常(看结果)。

HPV检测:是一种病毒学检查,筛查宫颈细胞是否有HPV感染,并分辨具体是哪种亚型(寻病因)。

两者均是宫颈癌筛查的方法,HPV检查是“因”,检查是否感染了病毒,这些病毒可能导致宫颈病变,也就是查宫颈癌的“元凶”。宫颈细胞学检查则是“果”,它主要是检查宫颈细胞组织是否发生了异常改变,以此来确定是否发生了癌变,并且还能发现宫颈癌前病变。因此这两项检查都很重要,并且相辅相成,优势互补。

四、宫颈癌筛查的“时间表”

宫颈癌筛查需要遵循一定的时间规律。我国最新的筛查方案如下:

1、小于25岁:这个年龄段抵抗力棒棒的,宫颈癌发生率非常低,不推荐筛查,疫苗接种预防宫颈癌就好。

2、25-65岁:从25岁开始筛查,每5年进行一次HPV筛查(首选) 或每3年进行一次TCT检查或每5年进行一次联合检测(可选)。

3、大于65岁: 1)、以前筛查阴性(即10年内有连续3次细胞学,或连续2次HPV或联合筛查,且最近一次筛查在5年内,结果均正常),就不再做检查了。 2)、没有筛查阴性记录的,仍应进行筛查。

几种特殊人群的筛查

1、25岁以下高危女性(如存在多性伴史、过早性生活史、感染艾滋病病毒、长期吸烟等),可提前筛查并适当缩短间隔。

2、子宫切除术后的筛查

(1)因子宫颈癌前病变行全子宫切除的,每年进行联合筛查,若3次均阴性,延长至每3年一次,要持续25年。

(2)因良性子宫病变切除子宫的,可以不做筛查。

3、接种HPV疫苗的人群是否还要筛查?接种HPV疫苗并不是“万事大吉”,并且有少部分宫颈癌是和HPV感染不相关的,所以接种HPV疫苗后依然要定期筛查。

筛查有异常的则要根据医生指导检查随访或治疗。

五、宫颈癌筛查的“注意事项”

宫颈癌筛查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筛查前的准备:

1)、体检前2-3天不能同房、阴道检查、阴道灌洗及用药。2)、体检时应避开月经期,若遇上经期可提前或者月经干净后3-7天进行。3)、若有阴道炎,需停药3-7天以上方可检查,以免影响结果。提醒女性朋友们,检查当天穿着容易穿脱的裤子检查,也不要过分紧张担心,宫颈癌筛查没有想的那么恐怖,放轻松别紧张,医生取样也就几分钟,一般不会痛,采样后可能会有少许接触性出血,也不要怕哦。

2、筛查后的注意事项:保持外阴清洁,在筛查后几天内避免性生活、阴道用药,以免引起感染。

宫颈癌筛查阳性也不等于宫颈癌,所以不必过分紧张,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进行复查和治疗。

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性生活过早、多个性伴侣等不良习惯,以降低患宫颈癌的风险。

总之,宫颈癌筛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健康检查,它可以及早发现子宫颈的异常变化和感染HPV病毒的情况,提前发现患宫颈癌的风险并及时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所以,为了更好地防治宫颈癌,无论是否接种HPV疫苗,有性生活的适龄妇女均需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