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像科工作多年,时常有脑卒中患者提出:“大夫,我已经做过颅脑CT检查,为什么主管医生又开了张颅脑核磁共振的单子,为什么不直接做核磁共振,是不是重复检查故意让我们多花钱”,其实不然,患者之所以有此一问,主要是大家对脑卒中这种疾病认识不深刻、不全面所致,甚至有些医院内部非相关专业人士也不能做出很好的解释。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具有致死率、致残率高等特点,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疾病。脑卒中主要分两大类,包括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缺血性脑卒中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脑梗死、脑栓塞等。出血性脑卒中包括高血压脑出血、脑动脉瘤破裂出血、脑动静脉畸形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当患者出现头痛、呕吐、眩晕、一侧肢体和面部感觉异常、口角流涎、突发视感障碍、突发言语不清、意识障碍来医院就诊时,很多时候急诊医生是无法单从临床症状判断出是出血性或缺血性脑卒中的,通俗地讲,某些时候是无法准确判断是脑出血还是脑梗死,所以此时需要走脑卒中绿色通道为患者开具颅脑CT检查,颅脑CT的优点是快捷、方便,能快速检查出新鲜出血,判断患者为缺血性脑卒中还是出血性脑卒中提供依据,以确定下一步治疗的方案;当颅脑CT显示没有出血为缺血性脑卒中时,就需要做个颅脑磁共振检查了,因为CT对于急性出血敏感度接近100%,但是对于急性期脑缺血病灶并不敏感,对于一些部位,如中脑、脑桥、延髓、小脑等也很难清楚显示,而脑卒中患者溶栓治疗的时间窗为6小时之内,也有报道为4.5小时以内,因此必须在有限时间内迅速、准确的完成超早期诊断,而磁共振DWI序列(弥散加权成像)对发病2小时内急性期脑卒中能够清晰显示病灶,尤其是一些功能成像技术对急性期脑卒中就更具有优势。
“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大脑”,当面对脑卒中患者,无法准确判断为出血或缺血性卒中时,颅脑CT是非常必要和关键的检查,而确定为缺血性卒中后磁共振又能帮助我们快速、准确找出责任病灶,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支持;所以脑卒中患者CT和磁共振都要做,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临床诊断或治疗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