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常规检查技术中的彩超、磁共振、CT被大家所熟知,而PET/CT这种新型检查技术大家却很陌生。甚至很多人都认为PET/CT是放射科的检查项目,主要是放射科有一个它的“兄弟”叫CT。那么CT和PET/CT有什么区别呢?
CT(Computed Tomography)就是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它是利用X线球管发射出X射线穿透人体,穿过人体后的信息被探测器接收后,经计算机重建处理后的到的影像图像。CT扫描速度快、图像对比度高、扫描所得图像可进行任意方位重建,可清晰显示组织关系,方便影像医师阅片,从而提高诊断准确性。
PET/CT(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 )全称是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仪,是PET(功能代谢显像)和CT(解剖结构显像)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新型影像设备。PET/CT检查技术是在受检者体内注入少量正电子核素示踪剂,然后利用PET探测示踪剂在受检者体内个脏器分布情况,再通过CT对这些结构进行精准定位,最后将PET采集的信息和CT定位图像相融合,使医生在一张PET/CT图像上就可以获得分子代谢信息,寻找原发病灶和转移病灶,了解肿瘤活性,还可以确定肿瘤和脏器及周围组织的解剖情况,鉴别肿瘤有无复发,对肿瘤就行分期,为制定下一步放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同时也可以查看放射治疗疗效,从而避免无效治疗,造成医疗浪费,增加病人经济和身体负担。
那么PET/CT只能检查肿瘤,其他病变能用它进行检查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PET/CT的临床应用吧。
1.PET/CT可广泛应用于全身各范围肿瘤显像,了解临床肿瘤分期、检测肿瘤是否复发、检测肿瘤治疗疗效、鉴别肿瘤良恶性性质、为医生制定肿瘤放疗计划提供参考。确定放射治疗生物靶区和肿瘤活检部位。为患者提供精准治疗,避免医疗浪费。
2.PET/CT可用于心血管疾病检查。如心肌灌注显像,通过对受检者体内注射显像剂后进行图像采集,可观察心肌细胞活性,确定有无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同时确定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的部位、程度和范围,心肌梗死后是否还有存活心肌细胞情况,检查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异常,利于冠心病早期诊断。
3.PET/CT可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检查、可诊断癫痫、帕金森氏病(PD)、阿尔茨海默症(AD)、焦虑症、抑郁症等疾病。
3.PET/CT在各种感染和非感染性炎症的诊断和治疗有独特价值。可在常规影像学显示病变形态改变前及时识别感染和炎症病灶,判断炎症活动期程度,帮助医生选择合适的活检部位,评估治疗疗效。
4.PET/CT也可以用于健康查体,它可以通过一次显像完成全身检测,可早期发现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肿瘤和心、脑疾病。达到有病早治疗无病预防的目的。
因为做PET/CT检查时,受检者体内会被注入少量示踪剂,示踪剂有辐射。故做完PET/CT检查后要多喝水,帮助示踪剂排出体外,尽量避免接触孕妇和婴幼儿。可适当食用绿茶、海带、橘子和蛋白含量丰富的食物,减少PET/CT辐射对人体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