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3分钟带你快速了解慢阻肺居家护理知识
2024-01-19 10:45:47
作者:钟柳芳
作者单位:佛山市南海区第五人民区医院

COPD是一种呼吸系统慢性疾病,病情极易反复,急性加重以后,肺功能下降快速。要想控制病情,不仅要坚持服药,同时还要加强居家护理,良好的居家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了解如何对 COPD患者进行居家护理。

什么是慢阻肺?

COPD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简称,主要特征为持续性的气流受限,是一种以运动耐力下降、劳力性呼吸困难进而失能的疾病。患者多表现为呼吸困难、慢性咳嗽、活动受限等临床特征,由于病程较长、用药较多,患者多数在治疗依从性上有所欠缺,治愈后极易反复性发生,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患者出院后,在缺乏科学指导的情况下,极易导致病情的反复性发作,对其生活质量造成了不良影响,同时也为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居家护理是对住院期间护理的一种延伸,可以使患者在家庭环境中接受护理,确保其出院以后依然可以获得全面照顾。

如何进行COPD居家护理?

据研究显示,COPD全球发病率为11.7%,约3.8亿患者;在我国20岁以上人群中的患病率为8.6%,接近1亿患者。至2060年预计每年将有540万患者因COPD去世。因此,COPD已经构成了严重的全球疾病负担。如何对COPD患者进行有效的居家护理,下面让我们一同探究。

1.戒烟,避免接触有害气体或颗粒

常见的COPD危险因素有吸烟、呼吸道感染、空气感染等,其中吸烟是造成COPD最为重要的原因,香烟中的有毒物质会长期沉积在人体的肺组织中,从而持续性破坏肺部,所以COPD患者必须戒烟。除了吸烟,其他有害气体或颗粒的吸入也会影响COPD,因此要避免接触烟雾和强烈的气味,当空气污染指数高时,不要到户外或减少体力劳动,在寒冷天气出门时,请戴上口罩,保护好你的口鼻。如果有过敏症,请远离花粉或其他致敏源。另外尽量调整家里的湿度,避免滋生霉菌。

2.呼吸功能锻炼

坚持呼吸功能锻炼有助于防止气道陷闭,减少呼吸功耗,改善通气效率,并可帮助痰液的排出,改善肺功能。下面两种呼吸功能锻炼可以帮助患者减轻呼吸困难。一是进行慢跑、骑车、太极拳等温和的有氧训练,可以有效增加耐力,改善日常活动能力。二是进行呼吸方式的锻炼,比如腹式呼吸、缩唇呼吸。

腹式呼吸第一步先找一个舒服的姿势,放松颈部和肩部肌肉;第二步将一只手放腹部,一只手放胸部;第三步用鼻子慢慢吸气,数到二,胸部保持不动,感觉腹部肌肉放松;最后一步收紧腹部肌肉呼气,数到四,胸部保持不动,感觉肌肉收紧。缩唇呼吸可以使颈部、肩部肌肉放松,然后通过鼻子慢慢吸气,默数1、2,第二步像吹口哨一样撅起嘴唇,然后通过嘴唇慢慢呼气,从1数到4,注意呼气时间要长于吸气时间。

3.减免劳累

缓慢走动,避免气短,搬动衣物餐具时使用带轮子的推车,减少来回的走动,减轻搬动重物的负担,尝试坐着完成各种日常活动,如穿衣、脱衣、剃胡子、化妆和煮饭等。家里的物品归置在伸手可及的地方,避免弯腰和爬高取物,使用辅助工具完成日常活动,如长柄触及器取高处和低位的物品。

4.合理饮食

COPD患者身体处于一种慢性消耗状态,20%~60%的慢阻肺患者存在营养不良 。因此,应坚持注意饮食中营养素的搭配。平时要注意多饮水,进食容易消化的食物,要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蛋白质、微量元素的食物,要多吃一些百合、梨等滋阴润肺的食物,另外禁止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忌酒。避免食用产生气体的食品,吃饭时细嚼慢咽,尽量不说话。

5.预防感冒

COPD患者容易在流感季节感冒,病毒感染会增加患上肺炎的机会,因此C0PD患者要远离患感冒和流感的人群,勤洗手,防止细菌滋生。 在冬季来临之前注射流感疫苗或肺炎球菌疫苗,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预防呼吸道感染,预防慢阻肺急性加重。

6.遵医嘱规范用药

每个患者病情不同,需要根据医生的医嘱规范性用药。一些患者需要实施吸入剂维持治疗,对于这部分患者来说,应掌握使用吸入剂的使用方法,记住口决:一吸、二屏、三呼气,每天在固定时间吸入,使用以后不要忘记漱口。

7.学会正确排痰方法

保持坐位,双脚着地,略微前倾上身,肩颈放松,双手环抱一个枕头。经鼻子缓慢吸气,此时腹部隆起;呼气时,腹部向内收缩用力,嘴唇吹口哨样呼气,重复5次。深吸一口气后屏住呼吸3-5秒,身体前倾,从胸腔进行2-3次短促有力咳嗽,张口咳出痰液,咳嗽时用自己的手按压上腹部,帮助咳嗽。

8.长期氧疗

当病情进展至无法为患者提供充足氧气时,医生会采用氧疗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通过氧疗为机体提供氧气。长期氧疗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呼吸状况,促进生活质量的提升,同时还能改善体内氧气交换,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科学治疗必须搭配正确的居家护理,才能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在居家护理过程中,医患之间应建立良好沟通,这样才能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