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每家医院都有这样一个科室,患者从来没有踏进去过,甚至有些患者都不知道它的存在,但这个科室对每个患者的治疗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个特殊的科室就是病理科。
一、病理科是做什么的?
1、病理科主要任务是在医疗过程中承担病理诊断工作,包括通过活体组织检查、脱落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特殊染色、免疫组化甚至分子水平检测,为临床提供明确的病理诊断,确定疾病的性质。
2、临床医师主要根据病理报告决定治疗方案、评估预后以及解释临床症状和明确死亡原因。病理诊断的这种权威性决定了它在所有诊断手段中的核心作用。
二、病理检查的目的是什么?
1、病理检查的目的是为了明确诊断,用于判断病变的性质(是炎症还是肿瘤)。如果是肿瘤,还需要判断是良性肿瘤,还是恶性肿瘤。病理报告是病变性质的“判决书”。病理诊断的结果直接关系到临床医生对治疗方案的选择,以及对病情预后的判断。
2、比如,遇到不明原因淋巴结肿大的患者,医生会将淋巴结切除后做病理检查。若病理诊断为“慢性淋巴结炎”,可采取内科药物治疗;若病理诊断为“霍奇金淋巴瘤”,则必须马上进行化疗;若病理诊断为“转移腺癌”,则需进一步检查,寻找原发病灶,尽可能行手术治疗。因此,病理诊断又被称为“最后诊断”。
三、病理检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细胞学检查:对于细胞学检查,需直接的将标本涂片,或在离心等等操作后,将其制作成细胞学病理切片,供给病理医生于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对细胞类型,以及有无异型等进行观看,还需要观看背景是否存在炎症细胞以及霉菌等。
2、组织学检查:先大致观察与测量使用福尔马林固定液进行固定的标本,且能到对其进行描述,将病变找出,且根据规范标准进行取材,之后经包埋以及脱水等操作,制作病理学切片供给病理医生于显微镜下进行观看,了解是否有病变或者病变的类型,为肿瘤病变还是炎性病变,若是通过肉眼观察难以确定,还应该借助免疫组化标记等辅助方法进行明确诊断。
3、手术期间冰冻诊断:手术期间冰冻诊断是在手术期间切下病变将其送至病理科进行检查,待冰冻病理报告结果出来之后再将手术方式确定下来,这时不可加入固定液,医生经观察新鲜的标本,且对病变寻找进行取材,使用特殊的冷冻液冷冻取材的组织,之后再将切片制作成为冰冻病理学切片,一般来说,由于冰冻可改变细胞形态,同时因为时间较短难以进行基因检测等进行辅助诊断,因此,其准确率较常规组织学的诊断方法更高。
四、病理检查的临床意义
可以用三个方面概括:
1、对于疾病作出明确诊断,就是明确“疾病是什么”。目前医学界公认病理诊断是“金标准”,在确定肿瘤的良恶性方面,病理诊断具有很高的权威性。肿瘤性质缺少病理诊断既不安全也不能最终明确。
2、直接关系到对治疗方案的选择以及对病情预后的判断,也就是“该怎么办”。临床医生根据病理科出具的诊断结果给患者制定治疗方案,因此病理诊断在临床诊疗中起决定性的作用。
3、提供患者预后的信息。有许多因素影响肿瘤的预后,如肿瘤各种病理学因素、临床分期、与患者有关的癌基因等。这些在病理的诊断中都可以通过免疫组织的检查或者基因检测来给出相应的判定。对或者的预后提供更多的帮助信息。
五、病理检查
常规的病理检查是在病理标本收到后,对标本固定以及取材和脱水等等,对于密度性以及准确性有着极高的规范标准,这些流程一般需要用时1到2天。制作完成病理切片后,相关诊断医师借助显微镜对切片中的组织与细胞形态构造变化进行观察,与患者的病情结合,做出准确的病理诊断。在阅片的时候,应该由复诊与初诊医生进行两级诊断,对于疑难病例应该高级职称医师之间讨论或是全科讨论,大概3-4天才最终出诊断结果。如因为疾病具有复杂性与多样性,部分病例还需要借助特殊的染色或者是基因水平进行诊断,因此,病理检查结果会相应的延迟。例如:免疫组化检查等,才可将最终结果得出来。
温馨提醒:一些早期病变、早期癌只有通过病理检查才能最终被诊断出来,其他检查方法都难以做到这一点,由此可见体现病理诊断的重要性,病理科室的重要性。一些患者认为病理检查可有可无,不听从临床医生的建议而放弃做病理检查的机会,这就很容易留下极大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