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OP)是一种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其发病率已仅次于糖尿病和老年痴呆,在老年疾患中排名第三。近年来,人们对骨质疏松的认知程度、对骨质疏松的认知程度、对骨质疏松的危害程度等方面均有较大提高。但是,在平时的工作中,人们对如何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还是有一定的误解。
什么是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代谢性骨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骨病,其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骨质流失、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遭到严重破坏以及骨脆性增加,极易发生骨折,是一种全身性代谢骨病。
骨质疏松可以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的骨质疏松没有确切的原因,而后者则可以通过内分泌代谢疾病或者服用一些药物来治疗。无论是哪一种骨质疏松,都会有全身乏力的感觉,特别是在运动后或劳累后,这种感觉会加重。
可以表现为腰酸背痛,也可以是全身的骨骼疼痛,没有一个固定的疼痛点,人体的各个部位都会有这种情况,而且还会随着姿势的变化而改变。如果发生了骨质疏松,就会有脊柱变形、骨折等症状。
骨质疏松高发人群有哪些?
1.更年期妇女:绝经后,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降低,而雌激素对破骨细胞的抑制作用减弱,使破骨细胞增多,寿命延长,同时骨吸收能力增强,最终导致骨质疏松。
2.中年人:因为中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会下降,再加上运动的减少,也会造成骨骼成骨细胞的减少,从而引起骨质疏松症。
3.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果长期卧床,不积极锻炼,吸烟、喝酒、熬夜、饮食不规律等都有可能会引起骨质疏松。
4.除此之外,风湿免疫性疾病、糖皮质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药物等也会导致骨质疏松。
如何预防骨质疏松?
1.及时补充钙质:人体内的钙主要来源于骨骼,导致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原因就是钙的大量流失。所以在平时一定要多吃点钙,这样才能防止骨质疏松。补充钙质的食物有很多益处。首先要选择补钙的方法,就是通过饮食或药物同源的食物,比如坚持喝牛奶,多吃坚果等,这是最好的补钙方式。第二种,就是补钙,碳酸钙片是首选,乳酸、葡萄糖酸钙次之,碳酸钙是最佳的补钙剂。第三种方法,就是在补钙的过程中,多吃一些维他命D3,特别是活性维他命D3,它能促进钙质的吸收,让补钙剂更好地被血液吸收,并且在骨头里沉淀下来。
2.补充维生素D:想要补钙另外还需要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D与钙是最好的组合,维生素D能帮助身体吸收钙质,如果维生素D不足,再多的钙也没用。可以多吃一些食物补充剂,比如多晒太阳、多吃一些食物补充剂。
3.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在平时的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饮食,不要吃太多的盐,否则会导致体内的钙增多,从而导致骨质疏松、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生。充分的阳光:一周最少两次,一次最少半个小时,可以帮助体内维他命 D的生成。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开强光,以免晒伤。有规律的运动,比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适当的锻炼可以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力量,降低摔倒的概率。戒烟,少喝酒,不要喝太多的咖啡或汽水。
如何治疗骨质疏松?
1.体育锻炼:通过运动疗法可以改善身体的敏感度和平衡感,适当的锻炼也能保持骨量,同时还能提高全身的钙质含量。如果锻炼过度,就会产生相反的效果,妇女如果锻炼过度,可能会导致闭经,并且骨质流失过多。
2.药物疗法:对于重度骨质疏松,可以采用雌激素、降钙素、二磷酸盐以及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等药物进行治疗。这类药物可以有效地抑制骨吸收,降低骨生成的影响,因此对于女性病人来说,雌激素治疗是比较合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