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就在我们日常所说的“中风”,它是指由于急性脑循环障碍所致的局部或全脑性功能缺损综合征。它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和高经济负担五大特点, 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致死疾病。在我国,每12秒有一人发生卒中,每21秒有一人死于卒中。脑卒中在我国属于第一大死亡原因,且死亡率是欧美发达国家的4~5倍。
一、脑卒中的危害
脑卒中的危害包括影响日常生活、增加家庭负担、引发严重并发症等。
1.影响日常生活 脑卒中发生后,虽然经过抢救能够挽回生命,但是许多人留下了后遗症。脑卒中生存患者约有70%~85%的人不同程度地丧失了生活和工作能力,这是由脑组织损伤所导致,严重时可能出现半身不遂、痴呆等情况,轻微的也会表现出说话不清,智力减退等症状,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失眠等症状。
2.增加家庭负担 脑卒中患者救治时费用高昂,增加家庭经济负担;后期可能会因为肢体无力、言语困难等症状,增加了家庭的照顾负担。长期的康复治疗和照顾,可能会使患者和家人感到疲劳和焦虑,甚至导致严重的心理和情感问题。
3.引发严重并发症 脑卒中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如肺炎、高血压、心脏病等,这些并发症可能会对患者的生命和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二、识别脑卒中先兆表现
脑卒中如能尽早发现和采取救治措施,将大大降低死亡率和减轻家庭负担。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因发现不及时,延误救治而使患者脑部受损甚至丧命。我们要怎样才能发现先兆表现呢?
首先,你要知道脑卒中喜欢哪些人群:男性、年龄>60岁者、吸烟者、饮酒者、高血压者、糖尿病者、肥胖者及有家族史的。如果你或者你家人属于这类人群,你就要更加警惕脑卒中了。那么,我们发现哪些表现就需要考虑他可能发生脑卒中先兆了呢?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观察:
1.面部或(和)肢体突然麻木、无力,尤其是一侧肢体麻木和无力,持物不稳,有时伴肌肉痉挛,走路时虽未遇路障,却突然跌倒或者出现行走不稳症。
2.一只眼或双眼突然短暂发黑或视物模糊,突然看东西重影或伴有眩晕。
3.头痛、头晕,可伴有视物旋转、恶心、呕吐。
4.突然出现吐字不清,说话错乱甚至不能说话。以上四个方面,不少脑卒中患者在发病前的一段时间已出现某些症状,其特点是突然发作、短时间内可消失,大家都没有重视,这个视为警告征兆。
那么,作为家人的你,如何帮助家人判断是否出现脑卒中呢?其实有3个简单方法:
1.要求他说一句简单但完整的话,如果他用词正确、发音不含糊为正常,如果用词错误、发音含糊甚至不能说话则为异常。
2.要求他两只手/两条腿都平举,让他闭上眼,双上肢向前平伸10秒,如果两侧上肢能保持平举无移动为正常,如果一侧手臂无移动,另一侧无力往下掉则为异常。两条腿检查方法同理。
3.要求病人龇牙、微笑和伸出舌头。如果面部两侧运动对称为正常,如果面部两侧运动不对称则为异常。舌尖居中为正常,偏向任意一侧为异常。
三、发生脑卒中的处理方法
一旦判断家人发生中风,家属应保持冷静、不要慌乱、不要在家里哭闹,应当马上做以下几件事:第一,拨打120,电话中应说明病情、患者所在地址及联系电话。第二,把病人安静平卧,头部略抬高,稍向后倾,并偏向一侧,解开衣领的扣子;不要对患者大声呼唤或摇晃其身体,也不可将患者扶起,以防加重病情;如果有呕吐物的话,一定要把头侧向一边,让呕吐物吐到旁边,避免呕吐物堵住呼吸道抑制呼吸。特别提醒:意识尚清的患者,最好不要自行处理(如擅自用药),更不应在家等待观察,以免失去最佳的治疗时机。脑卒中发生后,抢时间就等于抢生命,3小时是救治的“黄金极限时间”,是抢救生命的关键。
总之,脑卒中预兆发生的时间可在脑卒中前的数月、数日乃至数小时,若能及时采取一定的防治措施,常能避免疾病发生。但由于广大人民群众缺乏脑卒中预兆意识,有的误认为是感冒,不及早诊治,最终发生脑卒中。因此,学会识别脑卒中前兆和处理方法,有时候就能挽救一个生命,一个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