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心脏起搏器安装须知
2023-06-19 16:20:59
作者:黄蕾
作者单位: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心脏起搏器是一种植入于体内的电子治疗仪器,通过脉冲发生器发放由电池提供能量的电脉冲,通过导线电极的传导,刺激电极所接触的心肌,使心脏激动和收缩,从而达到治疗由于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脏功能障碍的目的。正常人窦房结可以发出规律的电脉冲,通过传导纤维到达心房和心室,引起心房、心室规律的收缩和舒张,但如果这个传导通路出现了障碍,就需要植入心脏起搏器来替代病变窦房结发出电脉冲,解决传导通路异常的问题。心脏起搏器主要应用于心内科治疗无效的心律不齐的患者,特别是心室率过慢的患者。下文将从“谈之色变的心脏病”、“心脏病症状”、“安装起搏器后注意事项”、“起搏器会影响正常生活吗”几部分进行阐述。

一、谈之色变的心脏病

心脏病是一个让人闻之色变的名词,分为先天性心脏病和后天性心脏病,其好发人群包括有家族遗传史者,如肥厚型心肌病、马凡综合征;先天心脏结构缺陷者,比如心脏畸形;患有三高者等。据不完全统计,心脏病是老年人较为常见的疾病,类型有冠心病、心衰瓣膜病、心律失常等等,而目前我国的冠心病患者人数已超过1100万,其中冠心病是全球最常见的死因,致死人数超过所有因肿瘤死亡的人数总和,目前由于生活模式和社会环境的改变,中青年人群出现心肌梗死的比例逐年增加,且多无先兆不适,早期致死率高,所以有早期症状的一定要及时治疗,避免后面其他的系统性损伤和器官功能障碍。出现早期症状也不必过分忧虑,心脏病类型不同,临床表现也不一样,比如冠心病,其实是一种慢性非代谢性传染病,患病的人完成治疗后积极进行二级预防,整体上康复效果也是不错的;又比如心律失常的患者,一旦出现一过性意识丧失或者经常性头晕、肢体乏力甚至晕厥的症状,要及时入院检查,接受治疗。

二、心脏病症状

心脏病的症状分为典型症状和伴随症状。典型症状包括胸痛、心慌、焦虑、头晕、眼黑、呼吸急促等。其中胸痛是常见症状,主要位于胸骨后或心前区,多见于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炎等,但并不是所有心脏病患者都会出现胸痛的症状。心脏病伴随症状有咳嗽、发热、晕厥、水肿等。其中心衰的典型征兆是持续咳嗽或者哮喘,情况严重下出现咳血或带血样泡沫样痰,心衰还会造成体内积液引发水肿。心内膜炎会引起发热症状,大脑供血不足会引发意识丧失从而晕厥。心脏病还会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比如心衰、心脏骤停、心肌梗死、脑血栓、肺炎等。

三、安装起搏器后注意事项

心脏起搏器的植入属于微创手术,并不是大家想象中那般可怕。如果起搏器是植入左胸前,那么术后要注意左手的承重量,不可提拿超过10kg的物品,避免甩手等大幅度上肢外展及肩部运动,预防电极脱位。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避免起搏器收到外界的撞击或挤压,患者一般在术后一个月后可维持正常的运动。起搏器植入术后如果出现心慌、头晕等症状,要及时就医,预防起搏器综合征的发生。其次,如果植入的是非抗核磁的起搏器,那么某些仪器我们是不能接触的,比如磁共振,但如果植入的是磁共振的起搏器,在医生调整设置了起搏器后,可以进行磁共振检查。日常生活中一般的家庭电器例如电视、冰箱、微波炉等不会对我们产生影响,但类似于电钻、电热毯等尽量避免接触。另外,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进出一些安检场所,比如机场、地铁站、高铁站等,需向安检人员告知病史和起搏器的植入,进行人工安检,避免机器扫描身体时发出的警报。术后要定期随诊,一般术后1个月、3个月、半年、一年内要检查起搏器的运作情况,植入超过6年后要检测起搏器是否需要更换。

四、起搏器会影响正常生活吗?

很多人认为植入起搏器会有副作用,会影响身体健康,甚至影响寿命长短,这种认知是不科学的。起搏器是电源供应电能促使脉冲发生器发生电脉冲,经导线传到电极,电极与心脏接触继而脉搏冲刺激心肌兴奋和收缩。在心脏这个拳头大的地方中,起搏器在忙着给整个机体提供源动力,并不会影响人的机体正常运作,更不会影响人的寿命,其副作用也是较为少见,极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起搏器感染,但是大多数患者是可以长期使用和存活的,即使出现感染,也可以拆掉后更换新的起搏器。起搏器的主要作用是发出指令让心脏正常工作,预防心血管疾病导致心脏骤停的情况,保障了人体的安全。植入起搏器后要多注意多休息,切忌劳累,不可剧烈运动,若体力活动强度过大,机体容易供血不足。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起居要有规律,忌烟酒,保持稳定良好的心态,适量进行散步类运动,总之植入起搏器并不会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很大影响,根据患者自身具体情况安装起搏器,是可以做到利大于弊。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