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感染有什么症状
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途径较多,可以通过口腔、手、餐具、粪便等方式传播,内镜也是常见的传播渠道之一,幽门螺杆菌感染具有家庭聚集性的特点。在感染幽门螺杆菌后患者会出现反酸和胃灼热的现象,胃部疼痛症状明显,口臭症状严重,这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给患者的心理造成折磨。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引发胃炎的主要因素,上腹部会出现明显不适症状,恶心呕吐、反酸或者嗳气症状也较多,发病进程缓慢,容易在生活中出现反复发作的现象。幽门螺杆菌感染也会给胃部黏膜造成损害,患者普遍会出现饱胀感或者反酸等症状。
幽门螺杆菌感染护理常见小办法
1.控制疾病传播:控制疾病传播是护理工作中所需要关注的重点,幽门螺杆菌主要是通过口腔、手、不洁食物、餐具进行传播的。因此在吃饭之前需要注意洗手,每天按时刷牙,在和其他人吃饭时应当分开使用餐具,外出吃饭优先选择一次性筷子。如果生活中发现了患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疾病的朋友或者亲戚,应当和其分开使用餐具,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出现反复感染的问题。
2.生活饮食控制:生活饮食是影响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主要因素,特别是幼儿阶段极其容易感染幽门螺杆菌。在日常饮食过程中应当避免进食过量,增加纤维素摄入量,能够避免胃炎复发,降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概率。在吃饭时应当做到细嚼慢咽,如果进食速度过快会增加胃部的消化负担。在饮食中应当减少腌制食物的摄入量,腌制食物和幽门螺杆菌之间会产生相互作用,会增加癌症的发病概率。很多人在吃饭后会选择喝咖啡或者茶水,该种饮食方式是不正确的,有可能会引发胃部疼痛症状的出现。对于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在饮食中应当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坚持低盐原则,保护胃部功能,防止病情继续恶化。
3.合理用药:在用药时应当选择合适的用药时间,如:PPI抑酸剂通常选择在吃饭前的半个小时服用,可以有效控制胃酸的分泌,达到最好的抑酸效果;抗生素则是在饭后服用,可以减少胃肠道症状,有利于药物的吸收。如果患者想对幽门螺杆菌进行根除治疗,必须要重视对存在的口腔问题进行修复,要求口腔内部不存在坏牙齿,否则会使幽门螺杆菌不断繁殖。服药前需要对餐具进行消毒处理,根据医生的指导按时按量用药,避免出现抗药性,增加治愈难度。
4.戒烟戒酒:如果酒精摄入过量会给患者的肠胃系统造成刺激,损伤肾脏和肝脏,影响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效果。吸烟也会影响消化道系统,导致患者出现消化性溃疡,不利于胃部健康。
如何治疗幽门螺杆菌
当前选择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法,会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为其提供抗幽门螺杆菌药物,通过联合用药的方式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常用的治疗药物包括、甲硝唑、克拉霉素等,如果患者同时存在溃疡症状应当联合质子泵抑制剂。药物治疗疗程通常为14天,如果发现治疗效果不佳可以及时更换药物,防止出现耐药性的问题,确保能够做好治疗干预。或者也可以利用中医辨证治疗方法,根据患者身体体质选择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