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属于是我们身体当中脊梁,就和房间里面承重柱子一样,承载着我们身体的重量,如果没有健康的脊椎,我们就没有办法站立。像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腰椎间盘突出疾病就是一种疾病。那么到底什么是脊柱微创治疗呢?脊柱微创治疗又有哪些优势呢? 什么是脊柱微创治疗呢? 脊柱微创治疗主要指的是在一定的条件下避免通过大切口进行治疗,而是采用小切口或者是穿刺通道方式,使用特殊的装置和器械,在影像仪器监测中或者是在导航技术引导下从正常解剖结构一直到达病变位置,同时使用各种微型手动器材或者电动器材,能够在医生监护下完成整个手术的过程,以此来起到降低患者脊柱手术中创伤切口的效果,并且在该种模式下,能够降低患者出血量,操作精度也更高,效果更加显著,手术之后患者恢复效果也更好。 脊柱微创治疗包含哪些种类呢? 显微外科手术 指的是在对患者进行脊柱手术中采用放大镜或者显微镜方式来减少切口,同时扩大手术视野,最大程度降低手术带来创伤。 经皮脊柱手术 具体包含的显微外科手术,例如经皮髓核消融术、经皮椎体成形术、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术等。 内窥镜辅助脊柱微创手术 这种技术指的是在内窥镜辅助下通过小切口方式实现脊柱病灶的手术方式,具体包含了腹腔镜手术、胸腔镜手术以及椎间盘镜辅助下的显微外科手术。 导航辅助脊柱手术 在进行微创脊柱手术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便是能够进行准确定位,而通过计算机辅助导航技术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定位精准度,降低患者创伤。对于存在脊柱相关病变患者,比如腰椎间盘突出或者是颈椎病患者,进行保守治疗效果较为有限,就可以通过微创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并且对此类患者治疗中,因为局部创伤比较少,能够较为精准地对病变病灶进行处理,所以患者在手术之后康复效果也比较快,同时临床疗效也比较高。比如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就可以在透视设备辅助下,使用一些特定设备来通过患者体表小切口刺入实际病变位置,以此来精确注入药物,进行髓核切除等操作。 进行脊柱微创治疗后需要注意事项有哪些? 在进行脊柱微创手术之后需要指导患者在手术后进行卧床休息,并且在手术期间需要患者接受局部麻醉,在手术之后两个小时可以让患者自由活动。当患者到了康复期或者水肿期后,在手术之后第三天开始出现术后反应,具体表现为手术前症状复发或者更加严重,或者是出现全新症状,比如疼痛、麻木、酸胀、虚弱等。持续时间可能会比较短,也有可能会很长,会从几天一直到三个月甚至会更长时间,严格根据医生要求处理能够最大程度降低这些不良症状发生概率。 如何合理使用脊柱微创手术治疗呢? 通过最小手术创伤起到最大治疗效果一直都是脊柱外科医生追求的目标。随着临床医学技术不断发展以及医疗设备不断改善,脊柱微创外科手术在我们国家应用也已经十分广泛。但在具体发展中仍旧存在一些争议。微小切口并不能代表微创,并且,如果在进行手术中手术适应症选择不科学,那么微创还有可能变化为巨创,所以在进行手术过程中适应症选择十分重要。如果随便扩大一种微创手术适应症,反而容易引发其他并发症现象。每一种微创手术都具有自身独特优缺点,无法代替传统手术,这就需要我们能够根据医生要求合理进行手术,才能够保证手术效果最大化。
总的来说,当今我们国家医学技术在不断发展,在此背景下,脊柱微创手术技术也在临床上得到大力应用,这就需要我们对于脊柱微创手术有一个基础了解,能够清晰了解微创手术的优点和缺点,同时坚决听从医生安排,才能够确保手术治疗效果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