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护士常说:全麻就是睡一觉,醒来手术就做完了。真的这么简单吗?那么到底什么是全麻呢?全麻过程中,麻醉医生都在做什么呢?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全麻的这个过程。
一、什么是全麻?
全麻的全称叫全身麻醉,是现代麻醉中最主要的一种麻醉方法。简单地说,全身麻醉是指麻醉药通过静脉、吸入或肌肉注射等方法进入患者体内,使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抑制,患者意识消失、无疼痛感觉的一种病理生理状态。
正常情况下,脑内不同部位的电信号彼此联系活跃,互相通信。当你被麻醉时,这些脑内信号变得平静,脑区间的联系和互通也大大减少,大脑区域间的相互交流在一定程度上被阻断,导致记忆和意识的缺失,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全麻状态下的“睡着”的深度比睡眠时更深。因此手术操作、疼痛刺激不会让你有感觉或者醒来。
二、全身麻醉的过程
1.麻醉前准备:手术前一天,麻醉医生会来看你,让你充分了解手术和麻醉风险,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并且交代禁饮禁食,停用某些药物、排空大小便等注意事项。如果手术比较大,还建议你签一下术后镇痛泵,可以有效减轻术后疼痛。当晚放松心情,保持良好睡眠最重要。
手术当天,进入手术室后,将会由麻醉医生、手术医生与巡回护士共同核对你的名字、手术部位及术前准备等情况。你只要一一回答就可以了。躺在手术床,你可以看到四周的仪器。麻醉前需要使用留置针在静脉里放置输液通路。手臂上带上血压袖带检查你的血压,手指上放一个夹子来检查血氧饱和度,心电监护仪电极会放在你的胸部监测心电图。这就是监护,有了它们,麻醉医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你的情况。
2.麻醉诱导:麻醉医生准备好所有麻醉用具和药品后,麻醉就可以开始用药了。使患者从清醒状态转为可以进行手术操作麻醉状态的过程,就是全麻的诱导。
麻醉医生在给药前会将吸氧面罩扣在你的口鼻上给你吸氧,然后通过静脉输液依次注入镇静药、镇痛药及肌松药,不知不觉中你就睡着了,意识消失、呼吸暂停。这时候,麻醉医生会进行面罩正压通气,给你辅助呼吸。等肌肉完全松弛之后,麻醉医生会用喉镜暴露声门,插入气管导管,连接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
3.手术中的麻醉管理:当所有术前准备都做好了,手术就要开始了。
手术开始后,麻醉医生会坐在你旁边,严密观察你的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继续应用镇静药,镇痛药及肌松药等药物,维持你的全身麻醉状态,为手术提供条件。
一旦发生危险,麻醉医生要进行有效的干预和调节:加麻药还是减麻药?输不输血?加升压药还是降压药?这些问题都需要麻醉医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最正确的判断,实施最有效的方法,这就是麻醉医生工作的精髓。因此,麻醉医生应该是手术过程中最贴心的人,因为他一直守护在你身边,守护你的生命体征,使你处于最安全的状态。
4.麻醉复苏:手术结束后,麻醉医生会根据情况停止使用麻醉药物,将你转移至麻醉复苏室进行麻醉复苏。当麻醉医生看到你出现自主呼吸,就会拍打你的肩膀,同时喊你的名字。此时,你脑内的神经电活动慢慢地恢复正常,脑电信号重新活跃互通,你还是很想睡,但是气管导管卡在气道里不舒服,麻醉医生会继续喊你的名字,喊你睁睁眼、摇摇头或者举举手,让你做某个动作来判断你的意识、肌力是否恢复,在确认安全的情况下才会拔掉气管导管。如果你的气管里有痰液,麻醉医生还会用吸痰管来吸,有点难受,但气管导管拔除之后就会舒服很多。
等麻醉药物代谢完毕,你的手术伤口可能会比较痛,麻醉医生会根据情况选择多模式的镇痛处理。在复苏室内,你有什么不舒服都可以跟麻醉医生护士说,他们会尽可能地处理。待你肌力恢复、意识清醒,呼吸顺畅,总体状况评估良好后,就可以离开复苏室了。
5.转运回病房:你将会被专门的人员护送回病房,继续观察治疗。麻醉医生或者护士会交代一些术后特殊要求,你照做就好了。这样一台全麻手术就和谐地结束了!
手术结束后一天,麻醉医生护士会过来看你的术后恢复情况,有没有相关的麻醉并发症。你可能会有伤口疼痛、头晕呕吐、咽喉不适和声音沙哑等不舒服情况,这都是术后的一些正常反应。医生护士会帮你对症处理。过两天后,这些不良反应会慢慢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