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急腹症,急性重症胰腺炎变化多、病情严重,会对病人其他的脏器功能造成损害,病人出现死亡的概率是30~50%。对于这一疾病病人来说,及时治疗,十分重要,还需要配合相应护理。对于出现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病人来说,知道以下这些护理小知识,不要太过于恐慌。
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症状
1.急性重症胰腺炎病人的典型症状是腹痛,一般是中上腹疼痛,有持续性特点,呈现为钻痛,逐渐向背部放射疼痛,对于病人来说,身体处于仰卧,则会加重疼痛感,若病人腹腔内进入了胰岛渗出液,病人也会发生全腹部疼痛。
2.对于病人来说,恶心呕吐也是症状之一,将大量的胃内容物呕出,情况严重时,其中还会混合鲜血或者胆汁,在呕吐后,病人不能缓解腹痛症状。
3.若病人出现胆石症、胆道感染,诱发胆总管梗阻,病人罹患急性重症胰腺炎,会导致病人出现黄疸,在疾病发生后,病人可能出现胰腺肿大,对胆总管造成压迫后,会导致病人发生黄疸。
4.多数病人有发热情况,中度,持续时间在3~5d,若病人长时间未能退下热度,甚至导致高热,则提示病人出现了继发性感染或者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5.多数病人也有休克以及低血压症状,此时病人在情绪上烦躁,有不安情绪,病人皮肤表现为苍白湿冷,而且病人脉搏细弱,病人降低血压,部分病人甚至会出现休克情况,甚至导致病人出现猝死。
6.对于处于疾病早期的病人来说,可能导致病人发生呼吸加快,但是不会导致病人出现显著痛苦,不容易引起病人重视。若病人未能获得及时治疗,会导致病人发生不良后果,例如呼吸异常,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7.对于一些病人来说,在出现胰性脑病情况后,可见谵妄、反应迟钝、昏迷等情况出现,即意识改变。
8.对于这一疾病来说,会导致上消化道出血情况出现,病人容易发生便血或者呕血,分析原因,是因为病人发生了胰腺坏死或者胃黏膜病变而导致,此时病人横结肠被穿透。
9.对于此症病人来说,合并腹腔积液后,包括脓性腹水或者血性腹水,升高腹水中的淀粉酶含量。
10.因为病人血液高凝,皮肤黏膜容易出血,形成血栓,导致病人出现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对于严重情况的病人来说,可能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护理小知识
1.心理干预。由于病人病情进展快,病人及其家属在情绪上均有恐惧表现,此时,护理人员应耐心细致与病人沟通,对病人情绪进行稳定,对病人的内心恐惧感进行有效缓解,构建病人战胜疾病的自信心。护理人员还需要对医生的各项操作进行积极配合,促进病人的治疗效果提升,促进病人的康复效果显著提升。
2.对病人病情进行监测。护理人员应对病人病情进行监测并对病人的生命体征、意识、皮肤等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对病人的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脉搏、心电图等情况进行监测,记录改变。在发病数天内,病人容易发生并发症且情况严重,病人死亡率增加,因此,护理人员应对病人脏器功能监测进行强化,可以避免病人出现脏器衰竭。若病人治疗后依然存在严重程度的腹痛,腹膜炎体征显著,而且病人也容易发生昏迷、意识障碍、烦躁等,警惕病人出现胰性脑病。护理人员应对病人的病情进行细致观察并记录异常,帮助病人做好术前准备工作。
3.疼痛干预。对病人的腹痛情况进行观察,包括位置、性质以及持续时间等,评估病人疼痛程度,安慰病人,避免病人过于急躁,帮助病人了解腹痛情况,叮嘱病人在治疗后可以缓解腹痛。护理人员应指导病人对心态进行放松,以其他事情分散自己对疾病的关注程度,另外,护理人员还需要指导病人对体位进行科学改变,弯曲膝盖,向胸部靠近,对疼痛进行缓解。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将解痉药或者止痛药等使用。
4.禁食并胃肠减压,做好补液干预。护理人员可以指导病人及其家属掌握治疗期间使用禁食、胃肠减压是必要手段,对胰液以及胃酸分泌进行抑制,在此期间,还需要针对病人实施口腔卫生干预,在口渴时,可以使用含漱水,对病人口唇进行湿润。早期病人容易发生血容量不足,补液可以避免休克,使用留置针,记录24h出入水量。
5.营养干预。使用肠内营养方式,也可以经由静脉进行营养液输注,注意速度,不要在同一个血管进行连续性输液。
6.用药干预。治疗期间可以使用很多种药物,例如抗生素、质子泵抑制剂等,护理人员应掌握药物作用、配伍、用量等,遵医嘱,正确用药。对病人的用药反应进行观察并及时处理问题,避免中断用药。
7.基础护理。在急性期或者手术后,要做好基础护理,例如卧床休息、定期翻身拍背、保持皮肤清洁、多按摩下肢等,适当活动,可以避免病人出现静脉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