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预防胃癌,重视幽门螺杆菌感染
2024-03-01 17:18:26
作者:  俆应蓉
作者单位:雅安市人民医院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寄生在人体胃部黏膜的微需氧菌,感染后可引起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萎缩性胃炎、胃黏膜相关淋巴瘤,甚至是胃癌等消化道疾病,由于我国生活习惯的问题,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很高,在有的地区感染率达到50%~70%,1994年幽门螺杆菌被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确定为I类致癌物质。

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途径

幽门螺杆菌毒害我们的胃黏膜,破坏胃黏膜的修复功能,还要在我们的牙菌斑中生存,让我们说话有臭味,走到哪儿都带着它,吃饭的时候幽门螺杆菌还会传染给其他人。幽门螺杆菌传染力很强,可通过口-口、粪-口、污染水源等途径传染,所以要注意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儿童更容易感染幽门螺杆菌,比如:聚餐—母子、同胞之家,家庭内人与人之间密切接触是最重要的传播途径。尤其是外出就餐增加接触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风险,幽门螺杆菌在每双筷子上大约存在1600~3100个。我们在一起吃饭、夹菜,就会有越来越多人被感染。还有接吻是交换唾液最直接的方式,也很容易感染幽门螺杆菌。喜欢吃辣椒的朋友们,辣椒会刺激胃黏膜,并降低抵抗力,就更容易感染幽门螺杆菌。

感染了幽门螺杆菌有哪些主要症状:有胃痛,烧心,日渐消瘦,饱胀感,反酸,消化不良,口臭等不适。

幽门螺杆菌的检查

我们怎么来检查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呢?一般有碳14和碳13检查。碳14检查具有放射性,现在医疗机构和体检机构主要是进行碳13检查来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碳13检查无创、无痛、快捷、准确、安全、简单,因为幽门螺杆菌能够产生大量尿素酶,并能分解尿素产生二氧化碳,根据这个特点,我们给予患者口服特殊标记的尿素,它进入胃内和尿素酶发生化学反应,其产物最终通过肺内的气体排出,我们通过吹气检测二氧化碳的浓度来判断是否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这就是我们熟悉的“呼气试验”。孕妇及儿童都可以进行碳13检查,只需要口吹2口气就可以了,检查前不能口服抗生素和抑制胃酸分泌的拉唑类药物,最好空腹,不然会出现检测值不准确。

幽门螺杆菌的治疗

那么我们感染幽门螺杆菌怎么办?吃药就可以杀灭的,抑制胃酸分泌的拉唑类药物,胃黏膜保护剂枸橼酸铋钾,加上2种抗生素进行治疗。有条件的可以进行幽门螺杆菌药敏试验,根据药敏试验的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治疗后停药1个月再来进行复查。

根除幽门螺杆菌以后还会再感染吗?很遗憾,容易再感染,只要我们共同聚餐,不注意饮食卫生,幽门螺杆菌就会乘虚而入,幽门螺杆菌还喜欢长期吃消炎止痛药,心理压力大的人。不要小看了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是杀不完的,并且很容易被感染。

幽门螺杆菌的预防

那么我们怎么来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呢?这里有两点建议:如果检查您幽门螺杆菌阳性了,家庭成员应同时检测和根除幽门螺杆菌。聚餐时摆上几双筷子,几把公用勺,大家使用公筷和公用勺进行就餐,便能阻断幽门螺杆菌在餐桌上的传染。

是不是根除或没有感染幽门螺杆菌就不得胃癌了?不是,幽门螺杆菌检测不等于胃镜检查,癌症预防强调早发现,早治疗,要定期做胃镜检查,特别是有胃癌家族史、抽烟、喝酒、喜食腌腊食品、喜食烫的食物、有消化道症状的患者,40岁以上人群都要进行胃镜检查,因为胃镜检查是唯一发现胃癌的可靠的方法。

最后希望这四句话让我们远离幽门螺杆菌:高危人群请注意,检查只需吹口气,杀菌要去找医生,生活方式来改进。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