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足底筋膜炎反复发作,运动康复来拯救!
2024-02-27 17:34:38
作者:胥龙飞
作者单位:四川省骨科医院运动医学·治未病科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足踝的健康是我们行动的基础。足底筋膜炎是导致足踝部疼痛、影响人们正常行走和运动的常见伤病之一。研究数据表明,年轻运动活跃者和年老静坐少动者的足底筋膜炎发病率逐渐增加,其中有一部分人足跟疼痛症状反复发作,难以根除,导致生活质量大幅下降。

1、什么是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主要是由于长时间走路或跑步,使足底筋膜或肌肉长期处于高负荷工作状态,对足底筋膜及其止点反复牵拉损伤,在足底筋膜跟骨结节附着处发生慢性无菌性炎症。 足底筋膜炎的症状表现: 最常见的症状是足跟疼痛,早晨第一步或休息一段时间后最严重;行走过度时疼痛感加剧,严重患者甚至站立休息时也有疼痛感;跑跳类运动强度过大或者时间过久疼痛加剧。 足底筋膜炎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从生物力学的角度来讲,一切可能让足底筋膜张力增加的因素都有可能导致足底筋膜炎。这些因素包括:体重过大(特别是短时间体重增加的人);行走或运动时间过久、强度过大、运动负荷增长过快;足弓功能异常(扁平足、高弓足等);踝关节灵活性、力量、稳定性等功能下降;双下肢不等长;步态异常等等。 足底筋膜炎常用的临床治疗 最初的治疗包括活动调整、抗炎药物、针灸、理疗、腓肠肌和足底筋膜伸展,以及提升和缓冲脚后跟的鞋内矫形器。这些非手术治疗导致90%的患者完全缓解疼痛,但可能需要3-6个月。经过6个月的非手术治疗仍有症状的患者可以考虑进行微创治疗或手术。富含血小板的血浆注射和治疗性超声波是刺激身体愈合反应的一系列微创疗法之一。皮质类固醇注射暂时缓解疼痛,但可能增加足底筋膜破裂和脂肪垫萎缩的风险。手术治疗包括腓肠肌内外侧头松解,减少足底筋膜的应力,部分足底筋膜切开术刺激愈合反应。 为什么治疗后疼痛缓解了,回归运动后症状总是反复发作? 首先,足底筋膜主要是由胶原纤维组成,在发生损伤和炎症后通过临床消炎镇痛治疗和组织修复与再生,局部组织可能在修复过程中产生瘢痕和粘连,如果再次被过度牵拉就很容易出现症状复发。其次,人体在行走和运动过程中各关节肌肉协同工作,共同完成目标运动,如果某一部分肌肉或关节参与做功较少或者滞后,就会有另一部分关节或肌肉代偿其功能,导致局部负荷过载,产生失代偿症状,引发疼痛和功能受限。而这些问题通过被动治疗是很难解决的,只有通过主动康复训练才能恢复和矫正。

6、足底筋膜炎常用的运动康复方法 改善足底筋膜张力:踩筋膜球(网球)、拉伸足底筋膜等。 改善小腿肌肉柔韧性:泡沫轴放松或者拉伸小腿三头肌。 增强维持足弓的肌肉力量:抓毛巾、缩足弓、弹力带抗阻踝背屈和外翻、屈膝或者蹲姿提踵等。 提高足踝稳定性:单腿站平衡垫(睁眼到闭眼增加难度)、走平衡木、足尖走等。 纠正下肢力线和不良步态:常见的力线异常有X型、O型腿、跟骨外翻,而步态异常表现却很多,需要在专业医生或康复师评估后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纠正。  

总的来说,大部分足底筋膜炎可以通过常规的治疗和活动调整就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控制和治愈,但是有一部分症状反复发作的患者就必须要进行主动运动康复训练,来解决局部筋膜组织粘连和整体运动失调的问题,才能尽可能避免手术治疗和症状反复发作,使患者恢复足部健康,回归正常生活和运动。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