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中药常识与安全用药
2024-03-06 11:45:33
作者:渠玲玲
作者单位:廊坊市中医医院

中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历经千年沉淀,为中华民族的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健康的追求日益增强,中药因其独特的疗效和相对较低的副作用,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然而,中药并非万能药,安全用药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本文旨在为广大读者普及中药常识,提升公众对中药安全用药的认识,从而更好地发挥中药的疗效,保障人们的健康。

中药的起源与分类

中药,源于古代先民的实践经验,历经数千年的积累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中药的来源广泛,包括植物、动物、矿物等多种自然资源。根据中药的性质、功效和应用范围,中药可以分为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等几大类。植物药是最常见的中药类型,如人参、黄芪、当归等,具有调理气血的功效;动物药如鹿茸、熊胆、蛇胆等,具有补肾壮阳、祛风除湿等作用;矿物药如石膏、硫磺、朱砂等,具有重镇安神、平肝潜阳等功效。

中药的安全用药原则

安全用药是中药使用的首要原则。以下是一些关于中药安全用药的建议:

1.遵循医嘱:在使用中药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和处方,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或改变用药方式。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制定合适的用药方案,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选购正规厂家的药材:市面上的中药材质量参差不齐,甚至有些不法商家为了追求利润,掺假售假。在购买中药时我们应选择信誉良好的药店或药房,并注意查看药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等信息。对于野生中药材,更应注意其来源是否合法、采集是否规范,以免破坏生态平衡。

3.注意药材的质量:在购买中药时,应注意检查药材的外观、气味、颜色等,确保药材无变质、无异味等异常情况。同时,要注意药材的保存方法,避免受潮、发霉等问题。

4.遵循用药时间把握用药剂量: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按照规定的疗程进行用药,以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中药的疗效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显现,在使用过程中,患者应有耐心,按时服药,不可随意停药或改变服药时间,不宜急于求成。同时,中药的剂量掌握也是十分关键的一环。过多或过少的用药都可能导致治疗效果不佳或产生副作用。通常,中药的剂量应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病情等因素,由专业医生进行个体化调配。

5.注意药物相互作用:某些中药成分可能会影响其他药物的吸收和代谢,或者增强、减弱其他药物的药效,在使用中药的同时服用西药或多种中药时,最好咨询医生或药师的意见。中药与西药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在服用中药时,应告知医生自己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以免产生不良反应。此外,不同中药之间也可能存在相互作用与配伍禁忌,如十八反、十九畏。在使用多种中药时,应注意药物之间的搭配和剂量调整,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6.注意个体差异: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都有所不同,对药物的反应也会有所差异。在使用中药时,应注意观察自己的身体反应,如有不适或疑似过敏反应,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自己的用药情况。

除了上述几点,还有一些常见的误区需要澄清。例如,有人认为中药是“天然”的,就一定安全无害。实际上,任何药物都有可能产生副作用,中药也不例外。即使是同一种中药,在不同的人身上也可能产生不同的反应。即使是使用中药,也应当遵循医嘱,切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或随意更换药物。

中药作为传统医学的瑰宝,在现代社会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安全用药是保障中药疗效和患者健康的关键。只有正确、合理地使用中药,才能充分发挥其疗效,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我们在使用中药时,应增强安全意识,遵循医生的指导,做到科学、合理、安全地用药。同时,我们也应加强对中药知识的普及和宣传,提高公众对中药的认知和理解,让更多人受益于中药的智慧和魅力。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