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正确认知多囊卵巢综合征
2024-03-01 18:03:32
作者:刘建华
作者单位: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妇科
什么是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是育龄期女性中很常见的一种慢性内分泌疾病。多囊卵巢指的是卵巢里有许多小的囊肿(内有液体的囊状小泡),这些小囊肿会分泌出雄性激素。正常情况下,女性体内也会存在少量男性性激素(主要是睾酮),但患有PCOS的女性卵巢内分泌出的男性性激素偏高,从而影响卵巢内卵子的成熟和正常周期性排卵。由于男性激素偏高,患有该疾病的女性经常会出现一些男性性征,带来不少烦恼。需要指出的是,有些患有PCOS的女性卵巢内并不能检测到囊肿,也就是说,卵巢囊肿的存在并非是诊断PCOS的必须标准。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该疾病有很高的发病率,影响到全世界8-13% 的女性。值得注意的是,高达70%的患病女性并不知道自己患有该疾病,因此无法得到有效的教育和治疗。

PCOS是慢性不可彻底“根治”的慢性疾病。但好消息是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和适当的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症状,把它对身心健康的影响有效降低。

导致PCOS的原因是什么?

PCOS的发病机制目前还不是十分清楚,但是如果家族中有该疾病病史或者二型糖尿病病史,则会存在较高的发病危险,这说明遗传因素起到一定作用。有研究证据表明,肥胖或者存在胰岛素抵抗(细胞不能有效利用胰岛素)的女性患PCOS的危险性更高。

PCOS有哪些危害?

体内男性激素升高会引起胰岛素抵抗,从而导致胰岛B细胞代偿性分泌更多胰岛素以对抗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不但会导致肥胖,也会刺激男性激素升高。所以,男性激素升高,肥胖,胰岛素抵抗形成恶性循环。胰岛素抵抗也是引起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这是PCOS危害长期健康的重要机制。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常常伴随肥胖和由此引发的形体变化,PCOS也会导致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如果缺少对病患和社会公众正确的教育,PCOS会影响到家庭、工作和社会中的人际关系。

PCOS有哪些临床表现?

PCOS的临床表现在个体之间的差异很大,并且会随着时间而出现一些变化。最主要的一些症状体征包括:月经过多或者过少,周期过长,间隔时间不可预测,严重者甚至没有月经;皮肤痤疮或者油脂分泌过多;脸部或者身体其它部位毛发过多,男性型(雄性激素型)脱发,体重过高,特别是腹部脂肪过多;难以怀孕。

医生是如何诊断PCOS的?

如果女性同胞,特别是青春期后育龄期的女性出现以上提到的一些症状,应该主动寻求诊断与治疗,因为早期的有效干预可以把这种疾病对身心健康的影响有效降低。

根据世界上比较公认的诊断标准,如果符合以下这三项标准中的两项,即可诊断PCOS,1)男性激素过高的症状或者体征:脸部或者体毛过多,脱发,痤疮或者检测到体内睾酮激素水平过高,并且排除了引起体内男性激素水平增高的其它原因;2)月经周期不规则或者没有月经,并且能够排除引起月经周期紊乱的其它原因;3)超声波检测到多囊卵巢。

如何治疗PCOS?

目前还不能治愈PCOS,但早期治疗却可以有效改善症状,降低这种疾病对身心健康的影响。治疗措施很大程度取决于你目前是否准备怀孕生子建立自己的家庭。

如果你准备怀孕建立家庭:1)健康的饮食和规律足够的运动会让你降低体重并且减轻其它PCOS症状,这两项措施可以减轻胰岛素抵抗,降低血压和血糖,对于促进排卵也至关重要;2)使用药物促进排卵,这项措施有一定的风险(比如一次排出超过两个卵子),因此必须在有经验的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

如果你不准备怀孕建立家庭:1)如上所述,低热量高纤维的健康饮食和规律足够的运动对于减轻PCOS症状、控制体重、降低长期内分泌代谢疾病风险至关重要;2)服用避孕药物调节控制月经周期、降低男性激素(睾酮)水平,并且可以有效控制痤疮、体毛过多等令人烦恼的症状。2)服用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二甲双胍可以减低胰岛素抵抗、降低睾酮水平、减慢男性型体毛生长,并且可以促进有规律排卵。需要指出的是二甲双胍是一种非常安全的药物,长期使用对身体副作用很小(个别人可能会对二甲双胍不耐受,出现消化道症状,多年服用该药物可能会导致体内维生素B12不足);4)对于比较严重的症状,比如非常明显的体毛过多、痤疮等症状,可以寻求专科医生对症治疗。

总结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很常见的内分泌紊乱所导致的慢性疾病。患有该疾病并不可怕,但绝不能对它掉以轻心。治疗的目的是减轻男性激素水平过高引起的症状,降低该疾病对内分泌和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促进长期身心健康。健康的饮食习惯和有规律的足量日常运动是控制症状、降低肥胖、糖尿病和心血管等并发症的基础措施。有这种疾病的朋友,只要能正确认识该疾病,做好准备与这种“恼人”的毛病长期共存,就能与其他人群一样,享受健康快乐的生活。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