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尿、蛋白尿。肾炎患者都会有蛋白尿或血尿,或者同时出现蛋白尿和血尿。肾炎可使肾组织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及结构改变,从而出现血尿、蛋白尿。很多患者不会出现肉眼血尿,只有做尿液显微镜检查才能发现蛋白尿及显微镜下血尿。
高血压。肾炎是会引起高血压的,而且在患有肾炎的时候出现高血压是比较常见的,肾炎患者发生高血压最主要原因是肾脏损伤后,排水、排钠减少,使身体水分过多引起。持续高血压会加速肾功能的恶化,严重的时候会导致出现肾功能衰竭,会给身体带来严重的伤害。
排尿异常。一般情况上来讲肾炎不会影响排尿。大多数肾炎患者早期是不会存在肾功能异常的,所以一般排尿的功能也不会出现异常。但是如果有的人在感冒、发烧、腹泻、呕吐或使用可能造成肾脏损伤的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以后,可能会出现急性的肾功能衰竭。这个时候是有可能出现尿量异常,甚至少尿、无尿。所以要及时针对引起肾衰竭的诱发因素进行处理及避免应用对肾脏有害的抗生素。但若是慢性的肾炎,随着疾病的进展,几年或几十年以后发展到了慢性肾功能衰竭,也会出现排尿的异常,如尿量减少、夜间尿量增多等情况。
水肿。肾炎是会出现水肿的。如果蛋白尿丢失不是很多,会出现以晨起眼睑为主的水肿,继续发展会波及躯干以及双下肢。如果蛋白尿大量丢失,造成严重低蛋白血症,水肿就会从脚踝、双下肢开始,后上行波及全身,甚至可以出现胸腔、腹腔积液而导致胸闷、腹胀等不适情况。
贫血。贫血是肾炎常见的并发症,贫血的程度与肾功能受损的程度相关。发生肾炎时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骨髓造血减少、红细胞的寿命缩短等都是引起贫血的原因。
肾功能衰竭。如果肾炎得不到较好的治疗,就会导致肾功能损伤,最终发展到尿毒症,导致体内大量废物无法排泄,需要通过透析维持生命。而透析每年的费用需要10几万,给家庭及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
肾炎的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避免疲劳,去除感染;避免接触肾毒性药物、毒物;健康生活方式;合理饮食如水肿时应低盐(<3g/d)饮食,肾功能不全时应限制蛋白及磷的入量。
药物治疗。1.利尿、减轻水肿:轻度水肿可口服氢氯噻嗪,重症患者如少尿可给予呋塞米。2.降尿蛋白、降压: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类药物有抗高血压、降尿蛋白、保护肾脏的作用,通常作为治疗的首选药物。3.激素:如果出现大量蛋白尿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患者,根据肾穿刺活检的病理类型,可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常用的激素有泼尼松、泼尼松龙、甲泼尼龙。4.免疫抑制剂:常与激素联合使用,也可单独使用。常见药品包括环磷酰胺、吗替麦考酚酯、硫唑嘌呤、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环孢素、他克莫司)等。根据肾穿刺活检的病理类型,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5.抗血小板或抗凝药物: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6.抗感染治疗:存在感染灶时,根据细菌类型和药敏结果选择抗生素。经常反复发作的慢性感染灶,如扁桃体炎、龋齿、脓疱等,应予以清除。
并发症的治疗。肾性贫血、肺水肿等。
肾脏替代治疗。腹膜透析、血液透析,如果有条件,还可以行肾脏移植。
中西医结合治疗。在西药治疗过程中可以辅助以中成药治疗,如肾炎康复片、黄葵胶囊、百令胶囊等,是最常见的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中成药。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