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内卷”压力不断加剧,“不断加码的房贷、车贷”,“越来越高的学历要求”,越来越多的中青年出现焦虑、紧张、生气等不良情绪,这些情绪的出现导致过度通气综合征发生率逐渐提高,不仅对自身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还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工作。
什么是过度通气综合征?
过度通气综合征是由应急反应、焦虑或生气等因素诱发,以呼吸急促、胸闷憋气、心慌头晕、手足麻木等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那么,如何预防过度通气综合征,保证健康呢?
症状提示
1.胸闷,出现压迫感或窒息感,表现为胸痛、心悸、心动过速等。
2.四肢末端及颜面麻木,手足抽搐,肌肉痉挛甚至强直,也可出现头痛、头晕、意识障碍等。
3.多为长期低热,如病症累及体温调节中枢,则可能导致体温失调。
4.胃肠胀气、口干。常常感到呼吸困难而被迫吞气,造成胃肠胀气,长时间张嘴呼吸,有口干的表现。
5.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等全身系统症状。
为什么会得过度通气综合征?
1.精神性过度通气:这是过度通气综合征最常见的原因,一般病情不重。有头晕、手足麻木不适等感觉异常,偶尔有手足搐搦。多见于癔症发作者。
2.代谢性过程异常:甲状腺功能亢进及发热时,通气明显增加,超过了CO2的正常排出量,可导致呼吸性碱中毒。与需氧情况及代谢强度有关。
3.乏氧性缺氧:乏氧性缺氧时,通气过度是对乏氧的代偿,但同时可以造成CO2排出量过度而发生呼吸性碱中毒。见于胸廓及肺部病变、先心病及进入高原、高山或高空的人。
4.中枢神经系统疾患:有中枢神经系统疾患(如脑炎、脑肿瘤及颅脑损伤)的患者,其呼吸中枢易受到刺激而兴奋,出现通气过度。
5.代谢性酸中毒突然被纠正:在纠正代谢性酸中毒时,细胞外液(HCO3-)浓度迅速升至正常,但脑内因血脑屏障作用仍为代谢性酸中毒,故过度通气仍持续存在。这就造成血液中碳酸浓度过低的呼吸性碱中毒。
会引发并发症吗?
过度通气综合征可并发呼吸性碱中毒、低碳酸血症。
1.呼吸性碱中毒:肺过度通气引起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降低、PH值升高,血钾浓度降低,可出现呼吸性碱中毒,表现为头晕,肢端及口周麻木、意识障碍等症状。
2.低碳酸血症:肺过度通气,示血浆H2CO3浓度降低,致脑血管收缩,造成大脑缺血、缺氧,可出现眼前发黑、视物不清等症状。
检查确诊
1.过度通气激发试验:让患者主动加深加快呼吸,引发通气过度,采集患者在通气过度状态下的感觉和症状,类似发病时状态和感觉,则激发试验阳性,对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动脉血血气分析:可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酸碱失衡和缺氧。
3.X线或者CT检查:用于排除合并其他肺部疾患。
4.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用于排除合并其他心脏疾患。
怎么办?
1.药物治疗(请在医生指导下用药):(1)苯二氮卓类药物:主要包括阿普唑仑、艾司唑仑、地西泮等,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症状。(2)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主要药物有帕罗西汀、西普肽兰等,这类药安全性好,患者耐受性高等特点。
2.康复治疗:(1)运动治疗:多进行日常体育活动,提高运动能力,疏散不良情绪。(2)呼吸训练疗法:坚持腹式呼吸锻炼,帮助纠正不良呼吸习惯,有效缓解过度通气,降低发作频率。
治愈情况
确诊后如果是器质性疾病引起,需要积极防治原发病;如果由精神心理因素引起的,首先要消除精神顾虑及紧张情绪,然后学习深呼吸,必要时采用面罩吸氧纠正通气,纠正低碳酸血症;焦虑症状明显时,遵医嘱使用镇静剂。
如何预防过度通气综合征?
1.合理膳食,科学运动:主要是规律进食,戒烟限酒,并进行适量的体育运动。
2.训练腹式呼吸:学会腹式呼吸,慢慢地呼吸,可通过降低呼吸频率来减少或消除过度通气倾向。
3.心理问题早干预:学会倾诉,舒缓紧张情绪,有心理问题及时求助心理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