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神秘术语”之“降调”
自然状态下,女性每个月经周期都会有多个卵泡被募集进入生长状态,同一批卵泡发育的过程中会有1到2个卵泡成为优势卵泡,优势卵泡会抑制其他卵泡的发育使得其他卵泡不能与其同步生长,卵泡成熟后会出现LH峰从而自发排卵。降调,全称是“垂体降调节”,是通过注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类药物,使垂体GnRHa受体下调的过程。降调后,卵泡发育停滞,FSH、LH、雌二醇均处于低水平,垂体对内源性的GnRH不敏感,不会出现LH峰,从而避免自发排卵。降调就像赛跑前给选手们制定统一的起跑点和起跑时间,通过使用降调药物,暂时抑制体内相关激素的分泌,让本月募集的一批卵泡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同时起跑。因此,降调后的卵泡大小相对来说比较均一,这时通过使用外源性促排药物,能使得尽量多的卵泡同步生长发育,获得相对多的卵子,从而获得更多的胚胎,提高试管婴儿的成功率。
需要注意的是,降调药物通常通过注射的方式使用,患者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定时、定量的注射药物;部分患者注射完药物后,可能会出现阴道干燥、性欲下降等不良反应,但这些不良反应一般会在1~2周后自行消失,不必过于担心。
2 “神秘术语”之“促排”
正常女性在每次月经周期中,都有一批卵泡同时发育,但是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调节,最终只能有一个卵泡成为优势卵泡,最后发育成熟,排卵。其他的卵泡在发育的过程中都凋亡了,而促排卵是使那些长不大,将要闭锁的卵泡一起长大,成为优势卵泡,不让它们凋亡。
促排卵治疗,又叫卵巢刺激,分为诱导排卵和控制性超促排卵。诱导排卵是指通过药物对排卵障碍的女性进行卵巢刺激,模仿生理性的一个优势卵泡的选择和发育过程,形成正常的排卵周期,并在排卵期指导同房或进行人工授精治疗。控制性促排卵的原理是使用外源性的促排卵药物(如HMG、FSH等),使那些原本要闭锁的卵泡继续生长发育并成熟,实现“变废为宝”,以满足试管婴儿需要的多个卵子进行体外受精培养的需求。只是把原来闭锁的卵泡拯救了回来,而不是提前透支我们“卵巢库”的卵子。
促排卵对下一个月经周期或是下一批卵巢的生长是没有任何影响的,不会提前耗竭未来的卵子,也就是不影响卵子的储备量,因此是不会引起卵巢早衰的。如果在一次取卵-胚胎移植后,有多余的可利用胚胎,还可以冻存起来,实现生育力保存。
3 “神秘术语”之“扳机”
扳机常用于射击时扣压扳机,发射子弹射中靶心。在试管婴儿治疗的过程中,有个重要的环节也叫“扳机”,即我们常说的“打夜针”。其目的是通过注射HCG来模拟LH峰的扳机作用,诱发卵泡成熟、触发排卵及黄体生成,激发排卵程序的启动,让卵母细胞完成第一次成熟分裂(减数分裂),卵丘细胞变得松散,为下一步取卵做准备,是关键中的关键!如果夜针打不好,意味着前边的控制性超促排卵的工作白做了。
4 “神秘术语”之“养囊”
在试管婴儿助孕过程的胚胎移植前,医生都会和患者常常谈到“养囊”、鲜胚、冻胚、囊胚的相关问题,但是很多试管爸爸妈妈常常搞不清楚三者的关系。那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它们吧!
一般试管婴儿在取卵后,医生将取出的卵子与精子在体外授精,经过3天的体外培养,形成卵裂胚,此时患者即可选择移植胚胎或冷冻胚胎。而随着体外培养体系的发展,囊胚培养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筛选优质胚胎。“养囊”即囊胚培养是把第3天形成的卵裂胚,放在体外继续培养2-3天,再次观察胚胎的形态及发育潜能,培养到第5-6天的胚胎就是囊胚。囊胚一样可以选择移植或冷冻。所以也会被朋友们简称为“鲜囊”、“冻囊”。总的来说,鲜胚分为:卵裂胚和囊胚;若不移植鲜胚,将胚胎冷冻,则成为冻胚,包括冷冻的卵裂胚和冷冻的囊胚。所以按胚胎不同发育时段可分为卵裂胚(3天)和囊胚(5-6天);按照胚胎移植的时间,可以移植新鲜周期的胚胎(鲜胚)或解冻复苏周期的胚胎(冻胚)。
基于以上分析相信朋友们对生殖医学科的“神秘术语”有了全新的认知,之所以有神秘术语的出现,是为了更好的保护患者的隐私。